在探讨医疗期的计算方法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对于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即使享有法定的医疗期,这一时间也应被纳入计算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应当续订。
让我们深入探讨劳动合同医疗期期限的快速记忆方法,我们需要将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在数轴上从0开始标记,每5年画一个时间段,这样,在数轴上,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可以被划分为5个阶段,第二步,对于第三、四、五段的医疗期,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段序数为N,来计算其对应段的医疗期为(N1) 6天,而其对应段的累计计算期为医疗期加6天。
以138天为例,这相当于四个月二十天左右,从开始休产假的那一天起计算,休息到五月份的十几天就足够了,这一计算方法对于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简便的记忆技巧。
劳动合同医疗期期限的详细解读
在计算医疗期期限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规则: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这意味着,医疗期的计算是从病休的第一天开始的,累计计算。
对于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劳动者,其医疗期期限如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伤医疗期间,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以及作出开除、解雇、辞退等处理。
对于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单位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下几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2、单位是首次合同制与员工签订合同时,员工本人要满足在该用人单位连续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3、无合同用工。
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四种情形下,除员工主动要求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都需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当员工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时,无论员工选择与否,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无固定期限合同。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时,双方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下几种情形下,除劳动者要求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企业改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时。
产假138天2022年1月25号休可以休到几月
产假是女性劳动者在生育期间享受的法定假期,2022年1月25日开始休产假,那么可以休到几月呢?
产假有98天,还有30天的生育假,一共128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生育者,每多生育一胎,增加产假15天。
产假时间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应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陪产假:男方可在产妇产假期间享受10天陪产假,需连续使用,10天包含双休日,夫妻同享假期包括:育儿假:子女满3岁前,父母每年可享受育儿假各5天,可以连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以1月25日开始休产假为例,如果产假为138天,那么从1月25日到6月17日是152天(考虑到2022年是闰年,2月有29天),推后6天即1月31日恰好是138天,产假可以休到6月17日。
对于关注度较高的“错过的假期能否可以补”的问题,目前的规定是,今年已经休过婚假的补不了,对于产假,尤其是今年1月1日起生二孩的,目前女方还在产假当中的,可以接着再休30天;同样,配偶的护理假也可以补休,已经休过10天的,可以再补5天;生二孩的,男方也有护理假,可以补休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