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务派遣新规详解,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
发布时间:2025/04/15 作者:国樽律所

在当今社会,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下是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详解。

劳务派遣协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在派遣劳动者时,应与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即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该协议必须明确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劳务派遣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防止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损害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和引导,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义务

法律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定,明确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告知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需将劳务派遣协议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协议关键条款

劳务派遣协议需包括以下关键条款:用人单位及用工单位的基本资料,派遣岗位及人数,派遣期限及相关工资和社会保险金额等要素,这些条款的明确,有助于保障劳务派遣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防止纠纷的发生。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定位,即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补充形式,不能替代劳动合同用工。

劳务派遣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包括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保护;向被派遣劳动者说明工作内容和报酬;支付加班费和绩效奖金,提供与岗位相关的福利;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及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还应按照劳务派遣协议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禁止再派遣。

劳务派遣业务经营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这些条件旨在规范劳务派遣行业,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民法典劳务派遣规定

《民法典》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侵权责任方面,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务派遣新规定解读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单位以及被派遣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方面权利义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全部义务,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形成本法规定的正式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解除权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保障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其在遇到违法用工单位时,能够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这一规定旨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防止滥用。

我国劳务派遣法规定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解除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福利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务派遣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以上必备条款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务派遣中有哪些法律规定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业务经营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

劳务派遣合法性

劳动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劳务派遣的合法性 劳务派遣是合法的,需劳务派遣单位取得许可证,标明活动范围和规模。

劳务派遣期限限制

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六个月,可延长,需双方协商并书面约定,期限满后,应签订劳动合同确保权益。

劳务派遣新规定

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新规定主要体现在:增设了劳务派遣经营应当依法经过的行政许可,规范劳务派遣的经营;落实了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细化了劳动报酬的分配方法;划定了“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范围,严格控制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权利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期限

劳务派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如需延长,应依法进行,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在我国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共同维护劳务派遣行业的良好秩序。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