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及维权指南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5 作者:国樽律所

在现代职场中,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现实中仍存在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法律法规对此类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赔偿机制,以下将详细解析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一、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如果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的期间,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资。

2、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特殊情况下的赔偿: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受到损害,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二、法律分析及案例分析

1、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

2、案例分析:某公司员工小王在该公司工作了6个月,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小王遂向公司提出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经协商未果,小王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王的要求,要求公司支付小王双倍工资。

三、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离职的赔偿

1、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但超过半年的部分按照一年计算,不足半年的部分则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离职赔偿的时效:若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后仍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可在离职后一年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四、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1、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

2、信誉受损:用人单位不履行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将损害自身信誉,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劳动者维权途径

1、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履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

2、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等。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积极维权,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