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背景与意义
2013年6月21日,在历史悠久的上海,两岸两会领导人迎来了第九次会谈,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共同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英语: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简称CSTA),是海峡两岸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第四条所签署的服务贸易协定,2011年3月,两岸的经贸业务主管部门开始展开服务贸易磋商,并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最终达成了共识。
作为ECFA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协议共分为四章、24条,并附有两个附件,分别为《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和《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文本长达48页,内容详实,旨在促进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进一步扩展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并增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经过平等协商所达成的一项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旨在推动两岸服务行业的发展与深化交流,为两岸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台湾两岸服贸协议详解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件,分别为《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和《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
两岸服贸协议,全称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旨在协调两岸的服务、贸易交易,该协定主要包括以下14条规定:第一条为了促进大陆与台湾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和维护海峡两岸正常的贸易秩序,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大陆与台湾地区间的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以下简称对台贸易)。
服贸协议是为了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发展与经济合作而设立的规范性文件,其主要适用于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议规定,所有从事对台贸易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贸易活动不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两岸服贸协议的内容与影响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内容涵盖了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两个方面,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方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在中国境内通过电信、邮政、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实现对境外的外国消费者的服务;境外消费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
两岸服贸协议的签署,对于两岸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推动两岸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促进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它也有助于提升两岸企业的竞争力,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海峡两岸提出的TPP是什么意思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也被形象地称为“经济北约”,它是当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之一,旨在推进亚太区域内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TPP的起源可追溯至2002年,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四个成员国: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共同发起。
TPP的提出,对于亚太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美国主导的TPP拒绝中国加入,我国通过主导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予以反制,以维护我国在亚太区域内的经济利益。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该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推动两岸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促进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的福祉,我国在亚太区域内的经济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