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全面解读,法院管辖权最新规定,保障司法公正高效
发布时间:2025/04/15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司法体系中,法院管辖权的确定是确保司法公正、高效的重要环节,以下将详细解析法院管辖权的最新规定,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法律制度。

法院管辖权的构成要件

法院要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标的物管辖权”,即法院对所涉案件具有审理该类型案件的权力,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应由知识产权法院管辖,第二个条件是“个人管辖权”,即法院具有对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裁决的权力。

地域管辖权的具体规定

1、被告住所地原则:若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同样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跨越多个人民法院辖区,则各相关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2、原告住所地原则:原告住所地法院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管辖权,对于被告住所地不明的案件,原告住所地法院可管辖。

管辖权的法律规定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

管辖权的特殊规定

1、特殊案件的管辖权: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如不动产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法律规定了专门的法院或地区具有管辖权。

2、协议管辖: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约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但此约定必须合法、有效,且不得违反专属管辖的规定。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规定

1、被告住所地原则: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合同履行地原则:对于合同纠纷,由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民法典中关于法院管辖权的规定

1、被告住所地原则: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合同履行地原则: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专属管辖:如不动产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由专门法院或地区管辖。

4、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专属管辖的规定。

法院管辖权的最新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高效,为当事人提供便利,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处理案件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以保障司法公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