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
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我国对泄露国家秘密罪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以下是对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标准的详细解读,旨在提高公众对国家秘密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以下情形下应予立案:
1.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 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 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
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对国家秘密保护的重视,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零容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以下处罚:
1.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这一规定表明,无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严守国家秘密。
2005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其中对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1.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应予立案;
2. 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应予立案;
3.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应予立案。
这一规定为检察机关办理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标准如下:
1.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 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 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
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依照上述规定酌情处罚。
1. 泄露绝密级或机密级国家秘密的;
2.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的;
3. 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4. 泄露国家秘密已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5. 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6. 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7.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这些情形都可能导致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
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我国法律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国家秘密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