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樽国际/网络与数据安全出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事诉讼证据规定重大修订,私文书证举证责任转移等四大重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5 作者:国樽律所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修改解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行了多次修改,旨在完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此次修改的几个重点内容:

一、私文书证真实性举证责任转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九十二条规定,私文书证的真实性,由主张以私文书证证明案件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私文书证由制作者或者其代理人签名、盖章或捺印的,推定为真实,这一规定明确了私文书证真实性的举证责任,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提高诉讼效率。

二、立案后起诉状的修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即已立案的案子,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修改起诉状,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的诉讼权利,有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修改后的证据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决定,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予以修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章证据作出规定,这一修改意味着,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将更加完善,有利于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四、当事人举证要求及法律后果

当事人举证第一条要求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第二条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这一规定明确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已经立案的案子可以修改起诉状吗?

一、法律分析

已经立案的案子可以修改起诉状的,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即已立案的案子,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修改起诉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修改起诉状的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即已立案的案子,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修改起诉状。

三、修改起诉状的程序

在开庭的时候法官会问你是否有新的补充,你就口头补充进行变更你所需要你说需要修改的事实与理由部分,诉讼请求也可诉讼请求也可以当庭变更,但是被告一方可能需举证期限,只能是又重新安排开庭的时间。

四、修改起诉状的注意事项

原则上不能修改,起诉状只是开启诉讼大门的工具,具体影响判案结果的需要在开庭时出具有力的证据。

新证据规则2024年举证责任有什么规定?

一、新证据规则概述

2024年,我国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明确了新证据规则,以下是新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

1. 提供证据的一方当事人须对该证据属于新证据承担举证责任。

2. 法官应告知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并告知当事人就该项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听取意见与对该项证据的质证并不相同。

二、新证据规则的具体规定

1. 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2.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三、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此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这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

四、医疗过错举证规定

医疗过错举证规定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这意味着,当需要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责任时,患者必须证明损害结果是由医疗人员的过错造成的。 根据《民法典》第1218条,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那么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五、关联性规则

证据的关联性意味着只有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法律客观: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全文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如果争议源于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那么用人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对举证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明确,第三十一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时间限制和费用支付,以及不提出鉴定申请或拒绝提供材料的后果,第五十条明确了举证通知书的内容和要求,其中包括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后果。

2021年新的证据规则你知道吗?

一、民事诉讼证据规则2021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2021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二、《办理经济案件程序规定2021》

《办理经济案件程序规定2021》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法规,经济案件审理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审判等环节,并明确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证据规则、判决执行等内容。

三、合法证据与违法证据

合法证据;违法证据(非法证据、瑕疵证据):取证程序违法、证据内容违法、证据形式违法。 强制性排除;可补救的排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第二款规定:“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

二、《规定》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

三、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第九十条。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