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常见犯罪量刑标准二
在法律的世界里,每一个罪名都有一套严格的量刑标准,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平,以下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醉酒驾驶机动车等常见犯罪的量刑标准。
1、法律主观:(十)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如果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三千元的,或者二年内三次敲诈勒索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醉酒驾驶机动车
2017年5月1日起试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第一条的第三款中明确指出,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员而言,如果此时的情节显著轻微并且危害也不大的话,那么就不予定罪处罚;而要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话。
3、多种犯罪的量刑标准
该文件明确了非法经营罪、猥亵儿童罪等七种犯罪的量刑标准,包括量刑起点、基准刑的调节幅度以及罚金刑和缓刑的适用,非法经营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量刑起点在二年至六年有期徒刑间,根据犯罪事实增加刑罚;猥亵儿童罪根据情节恶劣程度,量刑起点在一年至七年有期徒刑,严格把握缓刑的适用。
4、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所颁布施行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指出,对于构成诈骗罪的案件,可依据不同情况,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定来制定量刑起点,倘若涉及到的金额尚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那么我们可以将量刑起点确定为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涉案金额已经达到了“数额巨大”的标准。
诈骗罪的最高量刑标准是多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以下是关于诈骗罪的最高量刑标准。
1、诈骗罪最高量刑标准
诈骗罪最高量刑标准: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还有可能会被法院要求支付罚金,没收所有名下的财产也是可能的处罚。
2、诈骗最高刑期是多少年
诈骗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
3、法律分析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金额在三千到一万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到20万的罚金;诈骗数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巨大,可以判5到10年有期徒刑,并处5万到50万的罚金;诈骗数额达到100万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主要规定了8种常见罪名的量刑依据,比如危险驾驶罪、合同诈骗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等,类似于危险驾驶罪,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一般是在1~2个月拘役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的。
2、量刑指导意见的重要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是为了规范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量刑时的操作,确保量刑的公正、公平和一致性,量刑是刑事审判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被告人的刑罚轻重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3、司法公正新指南
自2021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手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关于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这项革新旨在规范司法实践,确保量刑公正,强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制度。
4、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规定,醉驾免于刑事处罚的,只有一种情况,即醉酒驾驶机动车,但是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5、醉驾可以免除刑罚吗
醉驾可以免除刑罚,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可以的,是可以免除刑罚的。
广西高院关于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二实施细则试行
1、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2、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中,对于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犯罪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进行了明确规定。
3、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标准
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危险驾驶行为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4、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
敲诈勒索罪的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如果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三千元的,或者二年内三次敲诈勒索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5、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明确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23种常见犯罪的量刑以及缓刑适用,进一步规范量刑和量刑建议工作,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强量刑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