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法典严打高空坠物,明确责任,保障人民安全,共建和谐生活空间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国樽律所

在现代社会,高楼大厦林立,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遏制这一现象,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空坠物的规定,旨在明确责任、加强预防,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新法律高空坠物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这一条款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法律对高空坠物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该条款不仅明确了禁止抛掷物品的行为,还规定了由此造成的损害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空坠物案件规定的需要从重处罚的情形

针对高空坠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以下情形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1、当事人之前多次实施过高空抛物;

2、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实施高空抛物;

3、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后,又有高空抛物行为。

对于上述情形,犯罪嫌疑人不能判处缓刑,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法律责任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四、《民法典》关于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致害责任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但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能证明不存在质量缺陷,则除外。

五、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规定

1、侵权责任:由实施高空坠物行为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3、物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六、2024年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定

1、责任划分:高空坠物的责任主体包括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和物业。

2、损害赔偿标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损害赔偿标准。

3、安全保障措施: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

七、高空坠物法律责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八、高空坠物与刑事责任

高空坠物不仅涉及民事侵权责任,严重者还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从建筑物上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空坠物从重处罚的情形

1、当事人之前多次实施过高空抛物;

2、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实施高空抛物;

3、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后,又有高空抛物行为。

对于上述情形,犯罪嫌疑人不能判处缓刑。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规定,旨在明确责任、加强预防,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