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构成,票面利息与溢价折价计算全揭秘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国樽律所

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的构成

当投资者选择将债券持有至到期时,确认的投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基于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部分,其次是溢价或折价部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一张债券的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5%,投资者持有该债券两年,共持有12万张。

基于此,第一部分收益的计算如下:

[ ext{面值} imes ext{票面利率} = 100 imes 5% = 5 ext{元} ]

由于持有两年,因此总收益为:

[ 5 imes 12 imes 2 = 120 ext{万元} ]

第二部分收益来自于溢价,即投资者实际支付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如果投资者以1200元的价格购买了面值为100元的债券,那么溢价为:

[ 1200 100 = 1100 ext{元} ]

债券发行与利息支付

该债券由乙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这意味着,在投资者购买时,第一年的利息已经支付,即在2010年12月31日支付。

利息调整的计算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利息调整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银行存款 20898元

贷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8元

这是因为在2010年12月31日,投资者收到了票面利息(100元×5%×2000张=10000元)和利息调整(20898元10000元=10898元)。

利息调整的计算公式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计算公式如下:

[ ext{利息调整} = ext{实际支付价款} ext{已到付息期但未支付的利息} ext{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

关键问题是实际利率的计算,实际利率是指通过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实际支付价款相等的利率来计算,每年,除了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外,还需要计算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与应收利息的比较,以冲销利息调整。

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系数表的应用

为了确定实际利率,可以使用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系数表,如果债券的面值为500000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5年,那么根据复利现值和年金现值系数表,可以计算出以下两个值:

当利率为4%时,现值为544030元。

当利率为5%时,现值为521370元。

通过内插法,可以解出实际利率。

实际利息的计算

实际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 ext{实际利息} = ext{本金} imes ext{实际利率} ]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等于应收利息(票面利息)加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如何得出

利息调整的调整方法

为了确保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反映实际的收益,需要对溢价或折价进行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

利息调整的会计处理

在确认利息收入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方: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方: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利息调整(已摊销的利息调整)

折价购入的摊销

如果投资者以折价购入债券,那么摊余成本会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如果2011年1月1日购入时面值为3000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在贷方,那么是折价购入,摊余成本三年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每年都要确认投资收益,最终要达到购入时的面值。

利息调整的摊销

到了2013年1月1日,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为48万,这意味着还有48万没有确认为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的计算

投资收益的计算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 12 imes 100 imes 5% imes 2 + (12 imes 100 1062) = 258 ext{万元} ]

12×100-1062=138,为初始购入时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

利息支付

该债券由乙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在购买时,第一年的利息已经支付。

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

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ext{投资收益} = ext{期初摊余成本} imes ext{实际利率} ]

现金流入(实收利息)为:

[ ext{债券面值} imes ext{票面利率} ]

如果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利息调整的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期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应收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金额)

贷方: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怎么计算

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的计算

应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 ext{应收利息} = ext{面值} imes ext{票面利率} ]

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ext{投资收益} = ext{摊余成本} imes ext{实际利率} ]

实际利息的计算

实际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 ext{实际利息} = ext{本金} imes ext{实际利率} ]

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的关系

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等于应收利息(票面利息)加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来源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买卖价格的差价和利息收入,简而言之,持有到期投资关注的是债券的到期价值及其收益率,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关注买卖价格的差价与利息收入带来的总体收益,二者在投资策略、收益计算方式以及关注点上存在区别。

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实际利息收入怎么计算

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中财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以5%为例,投资金额为200000元,计算方式为:

[ 200000 imes 863838 + 200000 imes 4% imes 723248 = 194556 ]

以4%为例,投资金额同样为200000元,计算方式为:

[ 200000 imes 04 = 208000 ]

利息收入的计算

利息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 ext{利息收入} = ext{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 imes ext{实际利率} ]

应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 ext{应收利息} = ext{票面金额} imes ext{票面利率} ]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息就是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如果摊余成本与持有至到期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相比,发生减值的,要计提减值,并按计提减值后的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持有到期投资的实际利率可以通过试错法、插值法等方法进行计算,设定一个假设的实际利率,然后计算其对应的终值,再将终值与预期的终值进行比较,如果终值与预期的终值存在差异,则需要调整实际利率,直到终值与预期的终值相等。

中级财务会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的计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实际利率是从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数字,即公式为:

[ 1 + ext{名义利率} = (1 + ext{实际利率}) imes (1 + ext{通货膨胀率}) ]

附注: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名义利率-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计算实际利率的方法

计算实际利率采用内插法或叫做插值法,如果已知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A介于A1和A2之间,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则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出A的数值:

[ rac{A1 A}{A1 A2} = rac{B1 B}{B1 B2} ]

利息调整的处理

如果采用实际利率法处理利息调整,那么摊销额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 ext{应计利息}(即预期收到的利息) ext{投资收益} ]

而投资收益则等于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利息调整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所以摊余成本在计算时已排除了这部分(投资收益 = 期初摊余成本 × 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的应用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长期投资无论是否持有至到期都要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计算

投资收益的计算

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ext{投资收益} = ext{摊余成本} imes ext{实际利率} ]

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

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核算,即:

[ ext{投资收益} = ext{本期计提的利息} ]

如果你将投资收益放到整个债券5年期内来看,那么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 ext{投资收益} = 1250 1000 + 59 imes 5 = 545 ext{元} ]

(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利息支付

该债券由乙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在购买时,第一年的利息已经支付。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