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革,权益法强化与核算详解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国樽律所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的变革

在财务会计领域,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一直是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环节,我国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重大调整,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这些变动不仅明确了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准则上的具体规定,而且强化了权益法在核算中的地位。

权益法核算的强化与应用

新准则明确指出,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情况下,应冲销贷方差额,并相应调整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一规定进一步强调了权益法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重要性。

权益法核算的具体应用

新会计准则第二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当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在2014年的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主要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下的核算相对简单,主要涉及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这一科目,而权益法下的核算则更为复杂,涉及多个科目,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等。

权益法核算的细节分析

权益法核算的核心在于,投资企业以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随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在进行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新的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是否还涉及到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仍然存在,当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时,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这种转换通常发生在投资比例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投资的会计处理方式。

转换的会计处理

当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并且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转换的案例分析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新增长的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该怎么核算

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下的会计处理相对简单,购入长期股权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股权持有期间内,不进行损益调整。

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的核算较为复杂,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后,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明细科目的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科目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等。

老师新旧准则衔接时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是不是应该...

投资收益的处理

在新旧准则衔接时,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应考虑利润来源于过去产生的损益或所有者权益时,股利的所得税影响,以其他综合收益为例,它包括权益法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等。

账务处理

在新旧准则衔接时,原准则下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在新准则实施后,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损益时,应将这部分予以扣除。

长期股权投资有什么改动

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动

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多项改动,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额冲销。

财务报表编制的改进

新准则还改进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新准则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的计量方法进行了调整,使得财务报表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

长投什么情况下用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核算的适用情况

权益法核算主要适用于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在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处理类似于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投资企业都按照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持股比例的判断

在判断是否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可以参考持股比例,一般情况下,持股比例在50%以上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明细科目都分别反应什么

明细科目的具体内容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明细科目主要包括:

1、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记录初始投资成本和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2、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记录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投资者应享有的份额。

3、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记录被投资单位因其他综合收益变动而产生的投资企业应确认的部分。

4、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记录被投资单位因资本公积变动而产生的投资企业应确认的部分。

这些明细科目共同构成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完整体系,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