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是否算累犯这一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累犯,以及假释的相关法律规定,累犯,指的是那些在前一次犯罪被判刑后,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罪的人,而假释,则是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因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假释考验期累犯的条件1、五年内再犯或刑罚执行完毕后再次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累犯的构成条件之一是,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新罪,对于假释考验期内的犯罪分子,若在五年内再次犯罪,则可以认定为累犯。
2、假释考验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可以认定为累犯,但若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并不直接构成累犯,累犯的成立条件是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的五年内,当犯罪分子被假释时,假释考验期满被视为刑罚执行完毕,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该五年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3、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若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发现有漏罪没有判处刑罚,应当撤销假释,将新犯的罪与前罪合并处罚,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需要和新犯的罪实行数罪并罚。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关于假释考验期内犯罪是否构成累犯的案例:
案例:被告人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甲再次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甲在假释考验期内再次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分析:根据上述案例,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不构成累犯,因为累犯的成立条件是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之后的五年内,而甲的前罪缓刑考验期满后,假释考验期尚未开始,在假释考验期内,甲再次犯盗窃罪,则可以认定为累犯,因为此时已经超过了五年期限。
假释考验期内犯罪是否构成累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则可以认定为累犯;但若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并不直接构成累犯,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需要充分考虑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