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详解低保户与贫困户,扶贫政策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及其差异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国樽律所

低保户与贫困户的异同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贫困问题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低保户”和“贫困户”这两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中,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让读者对我国的扶贫政策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一、划分标准:界定贫困的基准线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划分标准是截然不同的,所谓低保户,顾名思义,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这类家庭可以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而贫困户则包括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的人群,他们通常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相对贫困人口则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居民,虽然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二、享受优惠时间:持续关怀与阶段性支持

低保户和贫困户在享受优惠的时间上也有所不同,低保户每月可以领取低保金,这保证了他们基本生活的稳定,而贫困户的补助则是不定期的,通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放,这种差异体现了国家对两类贫困人群关怀的侧重点:低保户侧重于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而贫困户则侧重于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阶段性支持。

三、适用范围:城乡一体,共筑扶贫防线

低保户和贫困户的适用范围也存在差异,低保户主要针对城市居民,而贫困户则涵盖农村和城市居民,这种差异反映了我国扶贫工作的城乡一体化特点,旨在消除城乡贫困差距,实现全面脱贫。

四、低保户并非贫困户的全部

尽管低保户是贫困户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贫困户都是低保户,贫困户是一个泛称,主要指生活比较困难,低于国家或地方相应标准收入的人群或家庭,而低保户则是贫困户中的一种,主要是指那些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这一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精准地识别和帮扶贫困人群。

五、低保户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

值得注意的是,低保户并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经过县乡村三级实地考察和评价过的贫困户,他们家中的劳动力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发家致富,而低保户则包括因各种原因生活困难,只能依靠国家救济的家庭,如临时失业者等。

六、低保户与贫困户的定义及区别

1. 定义不同:低保户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全市月均水平,且有国家补贴的家庭;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纯收入的家庭。

2. 入选条件不同:贫困户的入选条件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标准,而低保户的入选条件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

3. 低保标准宽泛,贫困户标准严格:低保户的认定标准相对宽松,而贫困户的认定标准则较为严格。

4. 低保户享受国家补贴,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低保户通过国家补贴解决生活困难,而贫困户则需要依靠自身努力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实现脱贫。

七、低保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哪个更严重

从定义上看,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低保户通常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而建档立卡贫困户则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记录其贫困状况,并通过精准扶贫帮助其脱贫。

低保户和贫困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划分标准、享受优惠时间、适用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扶贫政策,为贫困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在未来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这两类贫困人群,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