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法律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恶意克扣员工工资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究竟犯了什么法?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恶意克扣工资,即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或未遵循法定程序,对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所得进行削减。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故拖欠工资: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或者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工资。
2、克扣工资: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除劳动者工资,如无端扣除加班费、奖金等。
3、降低工资: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单方面降低工资标准。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的法律分析恶意克扣员工工资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义务,以及不得克扣工资的禁止性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义务,以及对克扣工资行为的禁止。
面对恶意克扣工资,员工该如何维权面对恶意克扣工资的情况,员工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
1、协商解决: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克扣工资的原因,并尝试协商解决。
2、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3、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和投诉举报无效,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维权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劳动合同
工资单
考勤记录
其他相关证据
离职后恶意克扣工资怎么办离职后,用人单位恶意克扣工资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
2、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请求查处。
3、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恶意克扣员工工资是违法行为,员工有权依法维权,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员工应依法行事,积极收集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