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人身损害赔偿,后续治疗费解析及赔偿标准全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国樽律所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后续治疗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受害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也体现了法律对于受害者权益的保障,以下是关于人身损害后续治疗费的规定及深入分析。

后续治疗费鉴定标准详解

后续治疗费,顾名思义,是指受害人因伤致残后,因增加生活上的需求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这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鉴定后续治疗费的标准,主要依据受害人的伤情恢复情况、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治疗费用的合理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伤情评估:鉴定机构会根据受害人的伤情,评估其是否需要后续治疗,以及治疗的必要性。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鉴定后续治疗费的关键,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基于医学专业知识和实际治疗需求。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应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康复费等,且费用需合理、合规。

后续治疗费的构成与赔偿范围

后续治疗费应包含因后续治疗确需的医疗费,以及所产生的必需的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费用,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相一致,即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无论是否导致残疾和死亡,都应依法获得赔偿。

具体而言,赔偿范围包括:

医疗费:包括因后续治疗所需的药品费、检查费、手术费等。

护理费:指因伤情需要,受害人需要他人护理而产生的费用。

误工费:指受害人因伤情无法工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交通费:指受害人因治疗需要而产生的交通费用。

住宿费:指受害人因治疗需要而发生的住宿费用。

后续治疗费的赔偿条件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但没有导致残疾和死亡后果的情形,其中的赔偿费用只规定了七项,即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对于后续治疗费的赔偿,法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为后续治疗费赔偿的条件:

受害人因伤致残:受害人因伤致残,需要后续治疗以恢复功能或减轻残疾程度。

伤情尚未恢复需二次治疗:受害人伤情尚未恢复,需要二次治疗以进一步治疗。

次治疗因侵权行为所致:次治疗是由于侵权行为导致的,侵权方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二次治疗费用必然发生需承担举证责任:受害人需提供医疗证明或鉴定结论,证明二次治疗费用的必然性。

民法典对后续治疗费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民法典还规定,对于后续治疗费的赔偿,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后续治疗费鉴定标准的法律分析

在解决医疗事故赔偿时,对患者尚未发生的续医费不能以一次性结算的方式予以给付,继续治疗费的计算较为复杂,该费用是指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是二期手术费,也可以是因医疗依赖所产生的必然医疗开支。

在实践中,该部分费用可以参照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标准进行计算,包括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按既往已发生费用的平均数计算: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伤情稳定、治疗费用相对固定的案件。

按治疗方案的预估费用计算:根据治疗方案的预估费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计算后续治疗费。

按医疗机构的评估费用计算: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伤情和治疗需求,评估后续治疗费。

后续治疗费的规定旨在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得到充分的赔偿,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案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合理确定后续治疗费。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