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违法劳动合同解除,劳动者权益维护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国樽律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合同的签订与解除是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权益的基石,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时,可能会触犯法律法规,对劳动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本文将深入解析哪些情形下的合同解除属于违法,并为您提供相应的维权指南。

一、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剖析

1、无理由强制辞退员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用人单位在协商一致后,仍然无任何正当理由地强制辞退员工,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解除合同行为,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剥夺员工的合法权益。

2、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辞退员工:用人单位若以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强制辞退员工,也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需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员工确实违反了规章制度,否则将构成违法解除。

3、以员工不胜任工作为由辞退员工:用人单位若以员工不胜任工作为由辞退员工,同样可能违法,在判断员工是否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需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仅凭主观判断。

4、强迫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在协商过程中,若用人单位强迫员工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是违法解除合同的行为,员工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同意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不能强迫。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违法情形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程序违法情形:

1、未提前通知员工: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提前通知员工,给予其一定的时间准备,如果未提前通知,则属于程序违法。

2、未支付经济补偿: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未支付,则属于程序违法。

3、未进行协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与员工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未进行协商,则属于程序违法。

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与计算

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向员工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准。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未支付经济补偿等。

2、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如未达到法定解除条件而解除合同、未向劳动者支付合法补偿金或赔偿金等。

3、用人单位在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情况下,法定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关系。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被解雇。

5、员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

对于上述违法解除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以下是一些建议:

收集证据:在遭受违法解除合同时,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记录等。

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在维权过程中,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调查处理。

提起诉讼:在上述途径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对于违法解除合同的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