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度解读,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间、措施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国樽律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决定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保障社会稳定,本文将详细解读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时间、具体措施以及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的起源

2018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延迟退休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根据政策规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将每6年延迟1岁,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将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时间

1、2018年:政策正式提出,开始实施男性职工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的措施。

2、2021年: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将统一男女退休年龄为60岁,并制定逐步渐进的延迟退休方案,最终目标是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也将提高到20年以上。

3、2022年3月1日:新政策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

4、2045年:预计到2045年,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将同步达到65岁,实现男女同龄退休。

延迟退休政策的具体措施

1、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男性职工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2、提高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将基本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到20年以上。

3、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以尽量减少对个人的影响。

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

1、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保障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就业: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提高就业率,缓解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

3、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4、促进经济发展: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延迟退休政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一政策可能会对部分群体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延迟退休政策将会取得圆满成功。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