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樽国际/网络与数据安全出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主体、行为与量刑标准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国樽律所

一、主体与对象差异

在探讨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其主体与对象的不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能成为犯罪的主体,而与之相对,伪造证据罪的主体则为特殊主体,仅限于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二、帮助毁灭证据罪的定义

帮助毁灭证据罪,是指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提供帮助的行为,这里的“帮助”包括准备工具、扫除障碍、出谋划策、提供条件、撑腰打气等,旨在坚定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信心。

三、定罪要素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定罪要素包括:

1、犯罪客体:司法机关的正常运作。

2、犯罪行为:协助当事人毁灭或伪造证据。

3、犯罪主体:一般民众,任何人皆可犯此罪。

4、犯罪心态:故意为之。

四、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辩护人实施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原则上即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具体而言,辩护人毁灭证据罪包括以下行为:

1、辩护人毁灭证据。

2、辩护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3、辩护人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

毁灭证据是指将证据销毁、彻底破坏。

五、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妨害作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六、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立案标准

1、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辩护人实施了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行为,都必须受法律追究,应当立案追诉。

2、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七、帮助毁灭证据罪的认定

1、客体: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

3、主体: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八、辨别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关键点

1、立案标准:辩护人实施了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原则上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

2、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主观要件: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对方是案件的当事人,但为了达到帮助当事人的目的,仍决意实施帮助其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九、总结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犯罪的认定和量刑,需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也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此类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