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小微企业,定义、法律依据与税收优惠全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13 作者:国樽律所

1. 小微型企业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小微型企业,顾名思义,是指那些人员规模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政策,这一规定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年修订)》第二条,该法明确指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2. 小微企业的法律分析

小微企业,通常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相关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小微企业的标准定义为:企业从事国家无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且企业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企业的从业或在职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以下是对小微企业法律分析的详细阐述:

行业限制:小微企业需从事国家无限制和禁止的行业,这意味着企业不得涉及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如赌博、毒品等。

纳税所得额: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这是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企业所得额超过此标准,则不再属于小微企业范畴。

从业人员人数:企业的从业或在职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这是对小微企业规模的一个具体限制。

3. 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具体区分

在规模方面,小微企业通常是指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五百万元的企业,而中小企业则是指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两亿元的企业,尽管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有所区别,但在行业上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具体而言,以下是对两者具体区分的详细阐述:

规模: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从业人员和年销售收入均有限制;中小企业规模较大,从业人员和年销售收入均有较高要求。

行业:两者在行业上没有明确区分,但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4. 概念上的区别

中小企业是在我国依法成立的,人员较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包含中小型企业以及微型企业,而小微企业是小型、微型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企业的总称,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类型:中小企业包含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小微企业则包含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

规模: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小微企业规模较小。

5. 营业收入与行业划分

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在工业领域,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6. 中小企业的概述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7. 小微企业的概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这些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怎么区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1. 法律主观划分

中小企业包括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前述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2. 小微企业的税收概念

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与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标准:

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

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的小微企业。

3. 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人数:企业工作人数。

营业收入状况:企业营业收入状况。

企业资产总额:企业资产总额。

4. 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划分标准如下: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5. 小微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划分标准

小微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小微企业主要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方面进行划分,而小规模企业则主要依据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进行划分。

6.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别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概念、规模、行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概念: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规模: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小微企业规模较小。

行业:两者在行业上没有明确区分,但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小微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别

1. 小微型企业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小微型企业是指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政策,这一规定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年修订)》第二条。

2. 小微企业的法律分析

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与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标准:

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

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

3. 小微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划分标准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划分标准如下: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4.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别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概念、规模、行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概念: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规模: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小微企业规模较小。

行业:两者在行业上没有明确区分,但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区别

1. 概念上的区别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概念区别的详细阐述:

中小企业: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2. 法律主观划分

中小企业包括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前述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3.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从业人员:企业从业人员数量。

营业收入状况:企业营业收入状况。

企业资产总额:企业资产总额。

4.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区别

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概念、规模、行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概念: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

规模: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小微企业规模较小。

行业:两者在行业上没有明确区分,但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