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高利贷及其利息标准
在我国,高利贷的界定及其利息标准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读。
一、高利贷的利率界定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高利贷,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利贷的利率是指年利率超过一定比例的借贷行为,年利率超过14%的借贷行为就属于高利贷,这一标准是根据最新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了14%,那么该借贷行为就属于高利贷。
仅仅知道年利率超过14%的借贷行为属于高利贷还不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意味着,即使年利率超过了14%,但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那么该借贷行为仍然属于合法。
二、高利贷的具体利率标准
我们来看一下高利贷的具体利率标准。
1. 一般情况下,年利率超过24%的借贷行为可称为高利贷,这个标准是相对较为宽松的,因为24%的年利率对于很多借款人来说,可能并不算高。
2. 对于高利贷,国家并不是一味反对,根据最新规定,年利息24%以内的,也就是坊间所谓的“二分利”,国家法律予以保护,这意味着,如果你欠别人1000元钱,利息约定24%,那么一年后的本息合计为1240元,也就是一年240元利息。
3.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 对于超过36%的部分,则被视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已支付的部分可要求返还,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仍需参照借贷合同的具体条款及相关证据进行判断。
三、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利贷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超过规定利率的利息。
2. 如果高利贷行为触犯了刑法,如套取金融机构资金放贷,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 对于民间借贷,法院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行审理,对高利贷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对于高利贷及其利息标准,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