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详析最新婚假规定,法定假期与地方差异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国家对婚假时间的最新规定详解

在我国,婚假作为一项法定假期,体现了国家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尊重和保障,以下是对国家最新婚假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法定婚假及晚婚假规定

1. 法定婚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凡是在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新人,均可享有3天的婚假,这是国家赋予新人的基本权利,用以庆祝和调整婚姻生活。

2. 晚婚假 :对于选择晚婚的新人,即女性满23周岁,男性满25周岁结婚,他们可以额外享有15天的晚婚假,这包括了最初的3天法定婚假,晚婚假是对晚婚夫妇的一种奖励,鼓励年轻人晚婚晚育。

二、婚假与路程假

1. 路程假 :对于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外给予路程假,路程假旨在帮助新人顺利抵达结婚地点,享受婚假。

2. 探亲假 :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这是因为探亲假本身就是为了方便职工探望父母而设立的,与婚假性质不同。

三、地方性婚假规定

1. 北京市 :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夫妻办理结婚登记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7日假期,合计10天,这意味着北京市的婚假为10天,包括国家规定的3天法定婚假和地方规定的7天增加假。

2. 江苏省 :2024年江苏婚假法定天数为13天,这一规定依据的是《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最新内容,该条例明确指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基础上,额外延长婚假十天。

四、婚假与再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相同的婚假待遇,这意味着,无论是否为再婚,新人都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

五、婚假的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这一规定保障了新人在婚假期间的经济权益。

国家对婚假时间的最新规定旨在保障新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晚婚晚育,同时也体现了地方性差异,在享受婚假时,新人应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