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抗力的本质与适用
在国际经济法中,不可抗力因素被视为免除合同责任的重要理由,它指的是合同签订后,非因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预防、不可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等,都可能构成不可抗力。
具体而言,不可抗力具有两个关键特征: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服性,不可避免性意味着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不可克服性则意味着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
在案例中,某伞厂发生火灾,如果火灾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避免,则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而如果火灾导致工厂无法继续生产,则可能构成不可抗力。
2. 不可抗力的证明与责任免除
一旦认定火灾为不可抗力,应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文件,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可以免除责任。
国内某公司于某年11月2日与伊朗签定了一份进口合同,交易条件为FOB,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该公司可以申请免除责任。
3. 转船与责任承担
在案例中,转船并不是不可抗力条件,如果船公司作为被申请人雇佣的第三人没有履行通知义务,则被申请人理应为此承担责任,仲裁庭裁决被申请人赔偿16080元人民币滞报金给申请人。
4. 佣金率与CFR计算
在案例中,佣金率对CFR的计算有重要影响,CFR=CFR含佣价 (1佣金率),即题目所求CFR含佣价=CFR/(1佣金率),CFRC3%=[120 (12%)+10]/(13%)=1355美元。
5. 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不可抗力可能导致买卖合同中一方无法继续履行,从而可以免除责任,由于不可抗力,买卖双方中的一方无法履行合同,可以申请免除责任。
国际经济法中有不可抗力导致买卖合同中一方无法继续履行可以免除责任...
1. 不可抗力的免责性质
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以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
2. 违约责任与不可抗力
违约责任是指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包括但不限于甲方不按本合同的约定交付车辆,或交付车辆质量不符合本合同条件的,或车辆有潜在的隐蔽瑕疵无法在交接时查验的;乙方不按本合同规定支付车款;不配合对方办理车辆贷款、保险、上牌的;任何一方违反保证、条款或不履行协作配合义务,致使对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3. 货物买卖合同国际性的因素
根据80年公约确定货物买卖合同国际性的因素是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
4. 不可抗力与承运人免责
如果不可抗力属于我国海商法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免责的情况,买方不能向承运人索赔,而应向保险公司求偿。
国际贸易惯例与法规典型案例1. 完善立法与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
继续完善有关立法,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应对国内外经济事务提供有效服务,随着开放的扩大和加深,企业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联系和来往更加密切,各种法律和社会服务需求也愈来愈多。
2. FOB术语下的责任与风险
在FOB术语条件下,除非合同双方有明确的相关约定,否则按照国际惯例,卖方只负责交货,买方负责派船接货,即使卖方接受了买方的委托负责办理租船订舱运货,都属于代办性质,其风险和费用仍应由买方承担。
3. 出口保理服务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A公司与美国进口商B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6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采用承兑交单的方式进行交易,A公司为了资金周转,向我行申请了融资性非买断型出口保理服务。
4. 羊毛质量与短重问题
对于羊毛的质量和短重问题,申请人根据商检证书指出,货物中有3017公斤原毛变质,5包原毛细度不符,原毛长度不足5英寸,还有567公斤弱节毛,净毛重量短重934公斤,总计索赔346940美元,被申请人则认为申请人计算的差价有误,并指出即使短重属实,也不超过合同规定的短溢幅度。
5. 最惠国待遇与关税减让
在涉及最惠国待遇的案例中,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曾给予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但美国在欧洲共同体荷尔蒙案中暂停了相关义务,加拿大也面临了类似的状况,关于关税减让,欧共体对无骨分割冻鸡的关税分类引发了争议。
6. 跨国贸易中的合同纠纷案例
在一个典型的案例中,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签订了国际贸易合同,但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同,双方产生了争议,通过深入分析合同条款,探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跨国贸易中有效预防和解决合同纠纷。
国际贸易几个案例分析1. 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我公司与国际大公司签订了一份进口精密机床的合同,约定由该公司在欧盟区内的三家工厂之一供货,在装运日期临近时,其中一家工厂不幸发生火灾,导致约定的机床被毁,该公司以此为由,声称不可抗力,要求解除合同。
2. 中美清洁能源之争分析
中美清洁能源之争分析探讨了清洁能源贸易中的政策和市场因素,中俄贸易中有关“灰色清关”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贸易中灰色地带的存在,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案则反映了文化产品市场准入的复杂性,中国首例农产品反补贴案——对美白羽肉鸡案,则是中国在国际贸易反补贴措施上的成功尝试。
3. 美国对日本汽车市场的开放要求
因此美国采用这样的措施,要求日本向世界汽车商开放市场,而且要求日本市场应该具有相应的透明度和竞争性。
4. 国际贸易事务案例分析题
可以赔偿,因为受热是一切险的承保范围;A公司得不到赔偿,因为“仓至仓”条款在实际业务当中,实际保险范围是“起运港”至“目的港”,所以A公司在工厂往“起运港”运输货物途中不是保险范围,得不到赔偿。
5. 大型机械设备分批交货中的品质问题
但由于第五批大米确定品质不符,所以能就这一批提出索赔,若成交的是一套大型机械设备,其中一批品质违反合同(若又是根本性违约),那么买方不但可以宣告从这一批开始的以后各批货物无效,而且还可提出退回过去已交付的几批货款,因为一套大型机械设备的分批交货,各批之间的品质是相关联的。
2010年单证员考试案例分析之争议的预防与处理(2)
1.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问题,陈某受聘为某酒店的服务员,一日酒店另一服务员李某不慎将一桶油洒到地上,十几分钟后陈某端菜路经此地时滑倒,将脚踝部扭伤,膝盖摔成粉碎性骨折,医疗费共花去人民币2万余元。
2. 不可抗力的证明与责任免除
首先应认定该伞厂的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故(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无法控制),如实为不可抗力,应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文件,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可免除责任,案例4 国内某公司于某年11月2日与伊朗签定了一份进口合同,交易条件为FOB。
3.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也是预防争议的关键,定期进行交流可以帮助双方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担忧,减少误解和冲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制定标准和规范,也能有效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
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断、治疗、护理等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第三条 医疗纠纷预防应当坚持全面、系统、综合的工作方针,医疗纠纷处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5. 职业资格证考试报名与培训
自考办官网报考的就只有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拿到毕业证,假如准备考职业资格证或技术职称,需去有关主管部门考试报名,有些职业资格证测试能够自己学,例如侓师、经济师职称、会计、注安师、注册建造师、注册会计师等,还有的职业资格证书需参加培训之后才能报考,如营养保健师和心理学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