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动合同法视角下,企业如何合法解除旷工员工合同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在职场中,员工旷工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旷工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可能对团队士气造成负面影响,当员工旷工时,企业如何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呢?以下将从法律和实务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其他。

二、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实务操作

1、旷工界定:根据多数公司的规定,员工无故旷工达到三到五天,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员工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同样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在此情况下,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解除流程:

用人单位将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与理由通知工会征求工会的意见;

工会提出意见;

用人单位研究工会的意见,作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用人单位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3、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依据旷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旷工是由于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导致的,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经济补偿。

三、员工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规章制度合法:用人单位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合法程序制订,并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

2、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确保劳动者收到。

3、试用期规定:在试用期内,员工无故旷工,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4、特殊情况处理:若员工因病、因工等原因无法上班,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避免因误解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四、案例分析

某公司员工小李因家庭原因连续旷工五天,公司按照规章制度决定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小李认为公司无权解除合同,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经审理,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驳回了小李的仲裁请求。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必须依法操作,确保双方权益,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从而减少旷工现象的发生。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