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全面解析双倍工资,计算方法、支付情形与劳动仲裁要点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在劳动市场中,双倍工资作为劳动权益保障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呢?

1. 双倍工资的计算周期

双倍工资的计算周期通常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这意味着,从劳动者开始工作的第一个月次日开始计算,到满一年前的最后一天结束,在此期间,已经发放的工资部分应当扣除。

2.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

双倍工资的计算应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需要注意的是,实发工资的计算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节假日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

节假日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与普通双倍工资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法定节假日双倍工资计算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基数÷275天×300%×加班天数,这里的月工资基数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前的月平均工资。

2. 休息日双倍工资计算

休息日的加班工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基数÷275天×200%×加班天数,这里的月工资基数同样指的是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前的月平均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及支付情形

1. 双倍工资的计算公式

双倍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2,工作年限是指工作时间满一年,按1年的补偿(6个月<工作年限<1年);按半年补偿(6个月>工作年限),月工资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2. 应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

以下情况将支付双倍薪资:

用人单位雇佣员工满一个月但不足一年未签署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即被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薪资。

节假日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

1. 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75÷8×加班小时数×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为:月工资÷275÷8×加班小时数×3倍。

2. 加班费的计算公式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基数/275X天数X300%;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75/8X小时数X300%;休息日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75X天数X200%;休息日小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275/8X小时数X200%;平日延时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基数。

劳动仲裁双倍工资的算法

1. 双倍工资的适用范围

双倍工资在劳动法中有两个规定:一是没有签劳动合同并且工作一个月以上的员工;二是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了,但是公司不让签,这两种情况可以申请双倍工资,其他情形则不适用。

2. 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

计算周期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最长为11个月;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予以扣除;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双倍工资的计算应以实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起算

对于二倍内工资仲裁时效起算,各地司法实践中有不同规定,以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采用逐月起算法,从应当支付二倍工资之月逐月计算;山东、重庆等省容市采用终了起算法,从应当支付的二倍工资期满之次月起算;湖北等省市则采用劳动关系终止起算法,从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算。

4. 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倍工资就是按平时工资的二倍发放,若有争议可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支付情形及劳动仲裁等相关问题,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当充分了解,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