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入解析,单位犯罪主体范围与界定标准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单位能否作为犯罪的主体

在探讨单位能否作为犯罪主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单位犯罪的定义,单位犯罪是指具备一定法律地位的单位,在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时,因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而构成的犯罪,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相关问题。

1、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实施刑法中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这意味着,只有当法律明确指出某罪名允许单位作为犯罪主体时,单位才能成为该罪的主体,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出于自身利益,而非个人私欲。

单位犯罪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虽然也是一个单位,但因其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作为犯罪单位主体,如果是一个企业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则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如果是有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则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广泛,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之外的组织和机构并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组织等并未被纳入单位犯罪的范畴,没有依法注册登记的公司和企业同样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以下主体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3、单位犯罪的主体限定于特定范畴

单位犯罪的主体限定于特定范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反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组织等社会基层组织并不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未经依法注册登记的公司与企业亦非单位犯罪的主体。

4、哪些主体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

没有独立性的单位:统一的整体要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没有合法性的单位:单位的合法存在是犯罪单位独立主体资格和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必要

没有组织性的单位:单位必须是人的有机集合体,单位中每个人的意志能形成共同意志

在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五大类组织形式之一,除此之外的单位组织形式目前还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组织等不属于单位;单位内部设立的部门和机构也不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5、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法人吗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很明显,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在单位犯罪主体之内。

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则是自然人,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它突出的是单位和组织机构特征,并没有以法人或非法人来界定单位犯罪主体,根据《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不要求单位有法人资格,但是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法人资格,单位行为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拥有一定财产或者经费、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6、法律中什么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主要区别,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且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根据《刑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团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公司作为单位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皮包公司、空壳公司:这类公司拥有法律确认的形式特征,有公司名称和营业执照,但没有单位应具备的实质特征,根本就不是单位,自然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在这类公司名义下的犯罪行为应当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公司、子公司、总公司、分公司:这些公司均具有法人资格,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单位能否作为犯罪主体,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在探讨单位犯罪问题时,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