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入解析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规则解读与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在现代社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作为维护患者权益、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手段,其规则解读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详细阐述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专业领域。

医疗过错责任鉴定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鉴定:这是评估医疗过错行为对患者造成损害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鉴定人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残疾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2、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的责任程度:鉴定需明确医疗过错行为在损害结果中所占的责任比例,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赔偿责任。

3、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需判断医疗过错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以及这种因果关系的强度。

4、医疗机构是否违反诊疗规范:这是判断医疗过错行为是否成立的关键,鉴定人需对照国家及行业诊疗规范,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审查。

医疗过错责任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请求:鉴定需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职业等,以及双方提出的具体请求。

2、鉴定过程说明:鉴定人需详细记录鉴定过程,包括鉴定方法、鉴定时间、鉴定地点等。

3、双方提交的材料调查:鉴定人需对双方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4、医疗行为是否违法违规:鉴定人需审查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区别

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进行鉴定,主要为医疗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提供事实依据。

2、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主要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涉嫌医疗事故罪和非法行医罪的刑事诉讼等提供事实依据。

四、关于医疗损害鉴定的规定

1、医疗损害伤残鉴定级别划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具体如下: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2、鉴定人应当按照委托鉴定的事项和要求进行鉴定。

3、:

实施诊疗行为有无过错;

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

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说明义务、取得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明确同意的义务;

医疗产品是否有缺陷、该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的大小;

患者损伤残疾程度;

患者的护理期、休息。

4、鉴定材料准备:依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全文》第十二条规定,医学会会通知争议双方当事人需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这些材料应当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准备,当事人在收到医学会通知后需在10日内提交材料、书面陈述及辩。

5、鉴定依据:主要包括诊疗规范和病历资料,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1、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与需求:鉴定需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如姓名、年龄、职业等,以及双方提出的具体需求。

2、涉及的材料:鉴定人需对双方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3、医学会的调查结果:鉴定人需参照医学会的调查结果,对医疗行为进行审查。

4、鉴定过程说明:鉴定人需详细记录鉴定过程,包括鉴定方法、鉴定时间、鉴定地点等。

5、医疗行为是否违反规定:鉴定人需对照国家及行业诊疗规范,对医疗行为进行审查。

6、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鉴定人需判断医疗过错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以及这种因果关系的强度。

六、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标准

1、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遵循了医疗规范与标准:鉴定需明确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或不规范操作。

2、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妥善保存并提供患者病历资料:鉴定需审查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存在隐匿、拒绝、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等行为。

3、病历资料审查:鉴定人需对所有病历资料进行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一日清单/费用详情单,诊断证明,住院证等。

4、法律分析:鉴定人需对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是否存在医疗损害以及损害程度、医疗过错与医疗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在医疗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等进行法律分析。

通过以上解读,相信读者对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和准确。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