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中国刑法追诉时效规定详解,保障公民权益,防止司法滥用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刑事案件的追诉是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这种规定,我们称之为追诉时效,它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追诉时效的设定,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犯罪行为长期得不到追究,同时也防止滥用司法权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因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追诉时效的期限从5年到20年不等,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还可以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这意味着,即使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只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同意,仍然可以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案件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即法律允许对犯罪行为追诉的期限上限,追诉期限的长度取决于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以下是具体的追诉期限规定:

1、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未超过5年有期徒刑,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经过5年后,不再进行追诉。

2、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经过10年后,不再进行追诉。

3、如果法定最高刑期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经过15年后,不再进行追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都是基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来确定的,一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越高,法律所规定的最高刑就越高,追诉时效的期限也就越长。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间,即追诉时效,是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来确定的,以下是具体的追诉时效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4、对于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如果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逃避侦查或者审判,那么追诉时效将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即使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只要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司法机关仍然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警察追诉期限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警察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与一般的追诉时效规定相同,警察对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如下: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5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逃避侦查或者审判,那么追诉时效将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即使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只要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警察仍然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即追诉期限,是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来确定的,以下是具体的追诉时效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4、对于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如果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逃避侦查或者审判,那么追诉时效将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即使犯罪行为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只要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司法机关仍然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法律对刑事案件有追诉期吗

是的,中国法律对刑事案件是有追诉期的,这种追诉期,我们称之为追诉时效,它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追诉时效的设定,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犯罪行为长期得不到追究,同时也防止滥用司法权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因犯罪的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追诉时效的期限从5年到20年不等,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还可以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追诉时效的设定,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的制约,也是对司法机关的制约,它要求司法机关在追诉期限内行使追责权,过期后则丧失追责资格,这个期限的设定,旨在防止无限制追诉,确保人权与社会公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