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规定详解,维权与赔偿的诉讼之道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法规定

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独特的诉讼形式,旨在在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法规定的详细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9条明确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一规定意味着,当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经济损失时,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一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损失,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以确保民事赔偿的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进一步明确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根据该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一规定体现了附带民事诉讼以物质损失赔偿为主的原则。

在法律分析方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案件审理,这种诉讼形式既简化了诉讼程序,又提高了诉讼效率,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这一规定明确了犯罪分子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也明确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规定有哪些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赔偿范围: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等;财产损害赔偿包括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以及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2. 赔偿标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定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为依照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以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丧葬费的计算标准为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3. 调解、和解协议: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法律规定的限制,这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协商赔偿事宜。

4.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赔偿精神损害,对于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限法律怎么规定的呢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期限的法律规定如下:

1. 诉讼时效: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不满五年有期徒刑,那么受害者有五年的诉讼时效来提起诉讼,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在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受害者的有效诉讼时间为十五年,如果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最高法定刑期在十年以上,受害者的有效诉讼时间同样为十五年。

2. 审理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3. 诉讼时效期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期限是永久,但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4. 上诉、抗诉期限: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者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为10天。

5. 起诉期限: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如下:

1.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规定内容: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实际损失和不可避免的损失,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费、住宿费、医院伙食费和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给予补偿。

3.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 范围界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是指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是什么意思

刑事附带民事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因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损失,以下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的详细解释:

1. 诉讼性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的一切规则,民事被告人在判决后可以上诉,但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基于统一原因,一般不会受理另行起诉。

2. 诉讼目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目的是在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得到应有的赔偿。

3. 赔偿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因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等。

4. 诉讼时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的法律条文

以下是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的法律条文:

1.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 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5. 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仅限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的必然的物质损失,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6. 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条件必须是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必须是直接导致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而不能是被告人的行为间接导致的损失,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与刑事部分一同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部分过分延迟的情况下,才可以在刑事审判过后。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