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受犯罪侵害后,被侵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若决定寻求法律救济,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诉讼请求应当递交至法院,一旦法院接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诉状,或通过口头方式提出的起诉主张,法院将对此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估,这一过程旨在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需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正式立案的决定,一旦获得批准,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申请便正式生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怎么提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首先需要遵循《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时,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亦有权提起此类诉讼,在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如下:被害人等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在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后,或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法院将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辩状的时间,同时送达传票。
什么时候法院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出时间,根据《刑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具体而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以下阶段提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理论上说,在这三个阶段被害人都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立案后提出,这是因为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法院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者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
被害人没有在审查起诉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最好在法院审判前提出,以便法院能够安排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如果被害人在法院开庭后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而刑事案件尚未作出判决,法院仍应当受理,并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同一法庭另行开庭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还是由受害人提起自诉呀
在刑事案件中,起诉主要是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对于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则可以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自行提起自诉,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情况则有所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通常不需要公告程序,我国法律并未对公益诉讼给出明确定义,通常情况下,此类诉讼是由人民检察院在公诉过程中直接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省略公告程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延长审查起诉的期限。
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被害人是指其实体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营组织,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既可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也可以由受害人提起自诉,具体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