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共同犯罪的法律界定时,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共同犯罪,顾名思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基于共同的目的和意志,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的基本要件
1、共同的行为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首要条件是行为主体必须超过一人,这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单位,甚至可以是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单位,共同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2、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要求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
3、共同的犯罪故意: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各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共同犯罪的详细分析
1、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抑或是两个以上的单位乃至一方是自然人一方是单位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2、犯罪行为: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3、犯罪故意: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
4、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的法律分析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二人”是最低要求,人数上不封顶。
2、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既要求共犯人均具有犯罪故意,还要求共犯人都有相互协作的意思。
3、客观要件:共同犯罪必须要有共同行为,可以是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以及帮助行为。
4、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在目前理论中,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主要有两种观点,即(部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我国主要采纳行为共同说,在行为共同说中,构成共同犯罪只要求行为人有相互协作的客观实行行为,主观上有参与意识,过失或故意在所不问。
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总结
1、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犯罪行为:必须实施共同犯罪行为。
3、犯罪故意: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
4、犯罪客体: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同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我国刑法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处罚,了解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和法律依据,对于我们预防和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