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退休员工用工争议解析,劳务关系界定与法律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中,明确指出:当用人单位与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劳务关系进行处理,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为处理此类争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意味着,一旦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并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就不再被视为传统的劳动关系,而是转变为劳务关系,在这种劳务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民法调整,而非劳动法。

退休返聘最多还能干几年

退休职工返聘,是指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因特殊原因或个人意愿,继续在原单位或相关单位工作,关于退休返聘的期限,我国法律规定并没有明确限制,但通常情况下,退休返聘的期限不会超过两年。

具体而言,退休返聘的期限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可以明确约定工作内容、报酬、医疗保险等事项,值得注意的是,退休返聘并非强制性的,完全取决于双方协商的结果。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自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为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该司法解释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明确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原则和程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该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1、明确了社会保险争议的范围,确保了争议处理的清晰界限。

2、在企业改制引发的纠纷中,规定了如何妥善处理,强调了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的妥善处理策略。

3、强调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

公司与超过退休年纪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现在想辞退她,问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公司是否可以辞退员工?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即告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关系自然结束,不再符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

如果公司想辞退超过退休年龄的员工,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退休员工是否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2、双方是否签订了劳务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3、公司辞退员工是否违反了法律规定,如是否存在歧视、不正当辞退等情况。

公司在辞退超过退休年龄的员工时,需要谨慎行事,确保符合法律规定,避免产生法律风险。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