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工资发放与记账,财务会计处理步骤及注意事项详解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在财务会计领域,对于工资的发放与记账,无论是正常月份的工资还是几个月工资一起发放,都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操作,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基本原则

我们需要明确,2个月工资一起发与正常发工资的分录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不论工资发放周期如何,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一致的。

2. 新建账处理

如果需要新建账目,可以将4个月的工资放在这个月一起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月里有人月工资超过2000元,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种情况下,是否将工资集中发放并不影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3. 计提工资

对于工资的计提,应当在本月进行,具体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6500元),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500元),随后,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3000元),贷:库存现金(13000元)。

4. 工资提取与扣款

对于几个月的工作,或者每个月提取应付工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需要做相应的扣款分录,比如社保、公积金扣款,个税等,特别提示:个税是收付实现制,多月工资一次计发,在发放那个月所属期申报,35月工资6月发,那么7月申报,7月报的6月的税。

5. 个人所得税计算

每个月提取应付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相应的扣款分录包括社保、公积金扣款等,特别提示:个人所得税按实际发放那个月份,一次合并计算收入(应付工资,不是实付工资),扣除起征点35000元,按七级累进税率表计算纳税。

新建账企业前几月已经发的工资怎么入账

在新建账的情况下,对于前几个月已经发放的工资,需要进行相应的入账处理。

1. 工资水平

一般普通会计的工资水平不会太高,平均工作需要根据所在城市来定,一线城市一般在60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在4000元左右,四五线城市在3000元左右,出纳的工资一般在25003500元,也有一些单位比较高,但这部分基本不对外招聘。

2. 其他工资入账方式

计提工资时: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贷: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交纳社保时:借:管理费用社保(公司承担),借:管理费用公积金(公司),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

3. 提前发放工资的处理

如果2月提前发放了3月工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已经计提了对应的工资,只是尚未到达公司规定的工资发放日期,这种情况下,企业按正常处理即可,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尚未到达公司规定的工资发放日期。

几个月的工资一起发放怎么做账

对于几个月的工资一起发放的情况,会计处理如下:

1. 确定发放月份

发的是几月至几月的工资,只要实际是在六月发放和做账的,就应该在六月按个税计算方法累计扣税,到7月统一纳税,如果7月不足额缴税,到8月税务局方面就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

2. 年薪制单位的处理

年薪制单位需要向税务局申请,如果是按月缴税的话,个税仍然不能分为2部分计算,应将当月收入合并计税,申报在7月。

3. 上月未发工资的处理

上月未发工资,和当月一起发放的账务处理怎么做:上个月应当照常计提。

上个月预提了工资这个月就把两个月的一起发了怎样做分录

1. 次月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员工个人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上交社保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上交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 冲回多计提的工资

上个月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冲回多计提的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管理费用工资,实际应发工资比计提的工资数大。

3. 工资计提与发放

在十一月份发放工资时,冲回十月份的计提,并再次计提下一个月的工资,在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预提费用,贷:应付工资;在发放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工资,贷:银行存款/现金;在月末将工资结转进成本时,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贷:应付工资。

几个月的工资一起发放怎么做账

1. 确定发放月份

发的是几月至几月的工资,只要实际是在六月发放和做账的,就应该在六月按个税计算方法累计扣税,到7月统一纳税,如果7月不足额缴税,到8月税务局方面就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

2. 发放工资做账务处理

工资计提(应发工资数):借:制造费用—工资(生产人员),管理费用—工资(管理人员),销售费用—工资(销售人员),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计提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借:制造费用(生产人员),管理费用(管理人员),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3. 事业单位发放工资的处理

事业单位发放工资时,以前是不需计提,直接走事业支出和银行存款科目就发放了,现在相当于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计提一下,然后再发放,养老保险、公积金等缴纳跟着工资一起走。

本月工资放到下个月同下个月工资一起发要怎么做分录

1. 提取应付工资

每个月提取应付工资:借:管理费用(等)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并做相应的扣款分录,比如社保、公积金扣款等。

2. 预提过程

需要进行会计分录来反映这一预提过程,借方记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科目,贷方则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这一分录的目的是将本月的薪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同时在“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中记录这笔应支付的薪资,以备下个月发放。

3. 发放工资

下月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其他应收款宿舍租金,贷:其他应收款宿舍水电,贷:其他应付款服装押金,贷:营业外收入罚款收入,贷:其他应付款个人交社保,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库存现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