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企业倒闭员工工资处理全解析,保障权益,依法维权攻略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当公司宣布倒闭,员工工资的处理问题往往成为焦点,以下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

员工赔偿标准

关于企业倒闭的员工赔偿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确保他们在企业倒闭后能够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1、一次性支付工资与经济补偿金:公司倒闭要解散员工,员工工资应一次性支付的,并且要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公司破产后,员工工资在破产财产中,支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之后,优先清偿,法律规定,公司破产,应优先清偿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解决方法

1、向公司索要工资:员工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可以通过与公司负责人协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尽可能留下书面凭证,如签字或邮件等。

2、向劳动部门投诉:如果公司无法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劳动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公司拒不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

4、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未能得到执行,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清算组与债务处理

1、清算组成立:公司解散后应依法成立清算组,对公司债务进行处理。

2、债务处理顺序:以公司财产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剩余财产对股东进行分配。

公司倒闭后,员工工资的处理问题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关键,企业应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