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公职人员遗属生活补助政策解读,保障遗属基本生活需求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国樽律所

公职人员遗属生活补助条件详解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公职人员因公或因病去世后的遗属,国家制定了相应的遗属生活补助政策,旨在保障遗属的基本生活需求,以下是关于公职人员遗属生活补助条件的详细解读。

1、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意义与目的

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顾名思义,是针对公职人员去世后,其遗属因失去主要经济来源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给予的经济援助,这项补助的设立,旨在确保公职人员的遗属在失去经济支柱后,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2、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发放条件和金额

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发放条件和金额,通常根据遗属的家庭状况、收入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烈士、因公牺牲、病故的补助标准

(一)烈士:补助为本人生前8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二)因公牺牲:补助为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三)病故:补助为本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这些标准自2004年10月1日起生效,并且发放一次性补助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4、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对象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死亡后,其生前供养的亲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一)死者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死者父母(含养父母和对死者尽过主要抚养义务的人)男年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

公职人员去世后,其配偶的待遇详解

公职人员去世后,其配偶的待遇因地区、岗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国家都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1、无工作配偶的待遇

无工作配偶的待遇各地均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补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次性抚恤金:配偶享受一次性抚恤金,如果符合条件还可以领取遗属补助。

(二)生活费:根据有关规定,每月可以领取相应的生活费,如果还有其他子女需要抚养,也会给予一定的抚养费。

(三)社会保险:所有参加养老保险人员死亡,配偶都一样享受丧葬费和抚恤金的待遇,与有没有工作无关。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3、待遇标准

主要是配偶可领公职人员20个月的工资,警察公安人员可领40个月的工资,其它没有什么待遇。

国家公职人员死后都有哪些补助

国家公职人员去世后,其遗属可以享受以下几种补助:

1、遗属补助标准

(一)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是20个月基本工资;

(二)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补贴10个月工资;

(三)丧葬费标准:因病补贴4000元,因公5000元;

(四)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非农户1人月补助210元,2人以上的每人每月补助190元,农业户口1人月170元,2人以上的每人每月150元。

2、烈士、因公牺牲、病故的补助标准

(一)烈士:补助为本人生前8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二)因公牺牲:补助为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三)病故:补助为本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这些标准自2004年10月1日起生效,并且发放一次性补助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3、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补助标准详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去世后,其遗属可以享受以下几种补助:

1、干部去世后的待遇

干部去世后可以领取到6个月工资的丧葬费、20个月工资的一次性抚恤金。

2、待遇标准

(一)丧葬费: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6个月;

(二)一次性抚恤金: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公职人员过世后有什么补偿金

公职人员过世后,其遗属可以享受以下几种补偿金:

1、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一次性抚恤金

(一)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二)一次性抚恤金,属于因病死亡的,那么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4、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公职人员亡故后的补助有哪些

公职人员亡故后,其遗属可以享受以下几种补助:

1、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公职人员亡故后,通常可以享受一定的补助,这些补助主要包括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具体的补助项目和标准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殡葬改革政策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带头执行殡葬政策规定,文明节俭办丧,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活动,亡故后必须实行火葬,其遗属持《火化证》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丧葬费、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3、惠民殡葬政策

实行遗体火化,享受免费遗体接运、暂存、火化、可降解骨灰盒、骨灰寄存等惠民殡葬政策。

4、吃空饷问题

“吃空饷”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或由单位违规缴纳社会保险费,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及失踪、死亡人员家属、遗属或他人直接或间接从单位、财政或社保经办机构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补助费、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或养老金等待遇。

5、具体操作

在具体操作上,审批的核心要素包括生活困难补助,例如因家庭困难、疾病医疗费用或特殊困境的补贴,以及集体福利的提供,如定期的慰问活动、文体项目和员工健康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