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肖像权侵犯,违法还是犯罪?法律解析与责任承担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国樽律所

违法还是犯罪?

在现代社会,肖像权已经成为公民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也日益增多,侵犯肖像权究竟属于违法还是犯罪?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一、法律分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性质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侵犯公民肖像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因此不会被判刑,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如果侵权人拒不停止侵权,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还可以要求侵权人公开道歉,并赔偿因此造成的不良影响或损失。

二、侵犯肖像权的判决方式

1.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情况下,侵犯肖像权不会被判刑,该行为被视为民事违法行为,并不构成刑事犯罪,在民事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 :在特定情况下,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侵犯肖像权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竞合 :如果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同时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行为人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侵犯肖像权的民事责任

侵犯肖像权的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停止侵害 :侵权人必须立即停止对肖像权的侵犯行为。

2. 消除影响 :侵权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因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3. 赔礼道歉 :侵权人应当向受害人公开赔礼道歉,以恢复受害人的名誉。

4. 赔偿损失 :侵权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四、侵犯肖像权的法律依据

1.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2.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五、侵犯肖像权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可以合理使用他人肖像,新闻报道、学术研究、文化艺术创作等,在使用他人肖像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事先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

2. 不得损害肖像权人的合法权益;

3.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侵犯肖像权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判刑,如果侵权行为严重,可能构成侮辱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而承担刑事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肖像权,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