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知识产权/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入解析亲权法律特征,权利义务统一与未成年人保护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国樽律所

在法律框架内,亲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承载着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下是亲权所具有的法律特征,经过深入分析和细致描述,以期更全面地展现其内涵。

1. 亲权的自然属性与基本身份权

亲权是基于父母身份而自然产生的基本身份权,这种权利并非基于合同或协议,而是源于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父母作为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其亲权地位是天赋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2. 亲权的宗旨:管教与保护

亲权的宗旨在于管教与保护未成年子女,父母在行使亲权时,不仅要确保子女的安全和健康,还要负责子女的教育和道德培养,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个体。

3. 权利与义务的双重性

亲权包含权利与义务的双重性,父母在享有对子女的管教和保护权的同时,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体现了亲权的法律特征。

4. 利他的民事权利

作为民事权利,亲权旨在为他人谋利,即未成年子女的利益,父母在行使亲权时,应当以子女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个人私利。

5. 绝对权、支配权与专属权

亲权具有绝对权、支配权与专属权的特性,绝对权意味着亲权不受他人干涉,支配权则允许父母自主决定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方向,而专属权则表明这种权利仅限于父母,他人无权干涉。

亲权人,即行使亲权权利与义务的主体,通常为父母,在特定情况下,如父母一方因故无法行使亲权时,其他亲属或法定监护人也可能成为亲权人。

侵权亲权是指侵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行为,以下是对侵权亲权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

1. 侵犯人身权责任

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如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均属于侵权行为,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

2. 亲属权的人格权与身份权

亲属权是以亲属关系中特定的身份利益为客体的人格权,它包括亲属间相互抚养、赡养和扶养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亲属间的监护、互助和互谅的义务。

3. 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人格权是指他人侵犯了当事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称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当事人可以主张的侵权之债,身份权则是指他人侵犯了当事人的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4. 侵权责任的形式

侵权责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父母享有的人身性质的亲权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性质的亲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住所指定权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住所享有指定权,未成年子女不得随意离开父母所指定的住所,这一权利旨在确保父母能够更好地对子女行使亲权。

2. 惩戒权

为保证对未成年子女的管束,父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对未成年子女行使惩戒权,以帮助子女弃恶从善。

3. 人身权与身份权的交融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涉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而身份权则涉及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在亲权中,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等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简述亲权的概念以及法律特征

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上具有管教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以下是亲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的详细阐述。

1. 亲权的概念

亲权是基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身份权而产生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包括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等。

2. 亲权的法律特征

亲权是基本的身份权,父母基于其身份而发生的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亲权人在行使亲权时依法自主行使,任何人不得妨害和侵犯,亲权以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为目的。

什么是亲权人

亲权人是指对未成年人持有亲权的人,原则上指亲生父母,在未成年人为养子时,指养父养母,后见人则指关于所有财产方面的,未成年人或成年被后见人的法定代理人。

抚养关系是亲权的主要内容,权利主体是未成年子女,义务主体是亲权人,抚养义务须以直接养育为原则,即让未成年子女与亲权人共同生活,直接进行养育。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