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六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导向,开展了一场全面而细致的改革,旨在提升社会救助体系的公平性与效率,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六安市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具体而言,六安市对低保和特困人员的供养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低保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659元,这一调整与邻近的滁州市的低保标准670元仅有一元之差,充分体现了区域间的紧密联系与协同发展,这种微小的差距,实际上体现了六安市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对周边地区平衡发展的考量。
对于特困人员的供养标准,六安市更是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根据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供养标准,以确保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得到相应的支持,以下是具体的供养标准:
对于自理的特困人员,每月可获得基本生活标准的10%,即103.2元;
对于半护理的特困人员,每月可获得15%,即157.8元;
对于全护理的特困人员,每月可获得20%,即207.4元。
这一调整充分体现了对特困人员生活质量的关注,确保他们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应有的关怀与尊重。
行政区划调整与设立:优化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021年,六安市在行政区划上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旨在优化行政区划,提高行政效率,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行政区划调整实例:
1月,霍邱县彭塔乡撤销,设立彭塔镇,镇政府驻地在顺河村;
撤销霍邱县宋店乡,设立宋店镇,以原宋店乡行政区域为宋店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在圈行村。
这些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经济发展概况: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协同助力腾飞
2021年,六安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同比增长11%,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二,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六安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具体来看:
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259亿元,增长了9%,体现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745亿元,增幅达到了12%,显示出工业的强劲动力;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921亿元,增长了16%,充分展现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六安市经济的强劲活力和持续发展潜力,也彰显了六安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的显著成效。
六安市各区县GDP排行榜揭晓:舒城县领跑,各区县经济蓬勃发展
在2021年,六安市各区县GDP排行榜揭晓,其中舒城县以353.7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一,裕安区以336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二,金安区以331亿元的GDP总量位居第三,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六安市各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六安市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努力。
舒城县简介: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舒城县,古称舒州,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是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处,舒城县是中国龙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十三家梁祝文化发祥地之一,这些丰富的文化底蕴,为舒城县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1年六安市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调整:民生保障更加坚实
2021年,六安市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659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方面,城市每人每月基本生活标准为1032元,农村则为857元,照料护理标准方面,全护理和半护理的补贴标准分别为350元/人/月和170元/人/月,这些调整进一步夯实了民生保障的基础,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加有保障。
2023年霍邱搬迁村名单及补偿标准:优化土地利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2023年,霍邱县周集镇班台村、王截流乡王截流村等村庄将进行搬迁,这些村庄的搬迁,主要是为了优化土地利用,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在搬迁过程中,政府将给予房屋附属物等等价的补偿,异地安置每户给予2万元的补偿,还有按时签协搬迁奖励,原则上会给予不少于18000元的奖励。
安徽各县低保标准调整:民生保障持续加强2021年7月1日起,黄山市的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635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城市每人每月1060元,农村则为830元,阜阳市的低保标准在2021年7月执行,根据各区县的不同,标准有所差异,这些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安徽各县的民生保障水平,让更多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