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21年劳动法带薪年假新规解读,权益保障与实施细则全面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国樽律所

2021年劳动法关于年假的新规定解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薪年休假已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对《劳动法》关于年假的规定进行了更新,以下是对新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法

1. 明确的规定 :最新的2021年《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的累计工作年限不同,年休假天数也随之变化,具体而言,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有5天年假;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享有10天年假;满20年及以上的职工享有15天年假。

2. 服务年限的考量 :带薪休假时间按服务年限计算,员工累计完成工作满1年未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工作满10年未满20年,每年休10天年假;工作满20年,享有15天年假,这一规定体现了对长期服务员工的认可和奖励。

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假,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4. 累计工作时间的考量 :劳动者累计工作时间满1年至10年之间,有权享受年休假5天,若累计工作时间满10年至20年,年休假为10天,而对于累计工作超过20年的劳动者,年休假则延长至15天,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范围内。

二、《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的细化

1. 实施时间 :《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更加细化的方式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所规定的带薪年休假制度。

2. 权益保障 :根据实施办法,职工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法定带薪年休假不得少于5天,这为职工提供了明确的权益保障。

3. 折现结算 :未休年休假的可折现并结算报酬,这一规定确保了职工即使未能休假,也能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带薪年休假的新规定解读

1. 法定年休假天数 :《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细化了带薪年休假相关规定,法定年休假不得低于5天,工龄满1年且不足10年的职工增加1天,每满10年增加2天,用人单位应保证职工休假权益,未休年休假的可折现并结算报酬。

2. 法律分析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假是国家给予劳动人员的福利,它是指劳动人员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可以选择带薪休假,若企业或单位占用员工的休假时间,则应按照条例给予多倍的工资补偿。

3. 劳动法的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四、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的解读

1. 维护职工权益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明确指出,制定本条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2. 法规适用范围 :为确保《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实施,特制定以下详细规定,法规适用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有雇工的单位及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

3. 休假时间规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为参加工作时间满一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期为三天,参加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7天,参加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10天。

2021年劳动法关于年假的新规定更加注重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细化了年休假的计算方法和实施办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休假权益,企业和单位也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职工的休假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