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9详解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是关于2019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一些关键要点:
1、平行记账制度全面实施
自2019年起,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进行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即平行记账,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涉及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科目(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的相关交易都需要进行平行记账,一笔银行存款的支出,不仅需要在财务会计中进行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支出”科目,还需要在预算会计中进行相应的记账,以反映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
2、工资核算的新规定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工资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将开始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这意味着,财务人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工资核算的准确性。
3、年末计提还账准备
在事业单位的年末财务处理中,计提还账准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记账,这有助于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得到真实、准确的反映。
4、预算会计分录的特殊情况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并非所有涉及资金的交易都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分录,只有涉及到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包括银行存款)相关科目的交易需要平行记账,对于走往来款的情况,则不需要进行平行记账,这种区分有助于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
5、法律依据与制度解读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法规为政府会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
6、往来款与预算会计分录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往来款也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分录,机关事业单位在2019年起,做财务会计账的同时要做预算会计账,对于涉及货币资金的交易,原则上需要平行记账,但对于往来款,则不需要进行平行记账,实际确认收入和支出的时候,再进行平行记账。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工资核算详解
1、工资计提与发放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每月工资是必须先计提后发放,年终奖也需要计提,工资计提和发放、社保计提和缴纳的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工资:借:管理费用(用于部门内容的支出,如果是销售用途就计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管理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的会计分录如下:
分配工资: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次月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库存。
3、社保、公积金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积金”科目是核算单位为职工缴纳的部分,这些科目反映了单位对职工福利保障的投入。
往来款与预算会计分录的处理
1、往来款与预算会计分录的关系
在处理往来款时,需要根据支出的经费属于当年预算还是往来款来确定是否进行预算会计分录,如果是往来款,则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分录;如果是用的当年预算,则按照收付实现制,直接做当年支出。
2、银行存款支付的资金
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银行存款支付的资金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这意味着,在财务会计中进行银行存款支付的记账时,也需要在预算会计中进行相应的记账。
3、事业单位预支差旅费
事业单位预支差旅费时,如果走往来款,则不需要做预算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年末计提还账准备的处理
1、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
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年末计提还账准备的前提,这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资产计算、负债计算、所有者权益计算、成本计算、利润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
2、小规模企业的会计处理
对于小规模企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登记总账,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需每笔业务登记明细分类账,总账中的数额直接引用科目汇总表的数额,企业应根据业务量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业务量大时甚至可以每天编制。
3、月末计提、摊销和结转
月末时,进行计提、摊销和结转等记账凭证的编制,以正确反映当期的财务状况,这包括将费用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以及将收入和费用结转到相应的会计期间。
预算会计分录的编制
1、预算收入的记录
在会计分录中,预算收入的记录通常涉及两个主要科目:收入科目和预算科目,具体的分录处理会因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记录预算收入:当收到预算收入时,首先要将其记录在相应的收入账户中。
2、财政周转金的会计处理
对于财政周转金,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记录,借:待处理财政周转金539000,贷:财政周转金放款539000,经过批准后,可以将其核销,会计分录为:借:财政周转基金539000,贷:待处理财政周转金539000。
3、预算会计分录的注意事项
在编制预算会计分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各项资金的来源与去向。
区分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适用范围不同。
预算会计分录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分录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只有在收到资金收付的情况下,才会既要做财务会计分录也要做预算会计分录。
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概述
1、政府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政府会计目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而进行账务处理的公司制企业,政府部门等事业性质单位都是按照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2、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制度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在记录经济交易活动时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3、政府会计的作用
政府会计是反映和监督政府及其组成单位预算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为了适应公共管理需求和财政财务管理需求,政府会计必须精确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
4、政府会计制度的优势
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中,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作为基础的会计记账方式,这两种制度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应用特点和优势,有助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