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樽国际/国际税法/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电商法实施,电商法治时代来临,代购合规经营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国樽律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商法代购解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2018年8月31日,经过五年精心立法、四次审议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终于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电商行业的发展划定了明确的法律框架。

《电商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商行业正式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对于代购这一现象,法律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关于《电商法》代购的相关内容解析。

代购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需遵守法律规定

大量代购本身并不违法,但需遵守新电商法的规定,违法的是逃避关税的行为,如大批量代购且未交税,可能构成走私罪,根据海关规定,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可免税,转售用以赢利则需缴税,是否合法代购,关键在于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

电商法关于运费的规定

在网购中,如果买家购买到假货,退货运费的责任通常应由卖家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卖家应当提供符合约定的商品,并承担退货运费,如果卖家不肯出运费,买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卖家协商;第三方介入。

法律分析:双方之间可以进行约定,一般为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承担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并承担商品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消费者另行选择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除外。

在电商交易中,运费承担问题常引发争议,首重保险仅限一公斤内,超出部分需自行支付,交易过程中,通常遵循“谁有过错,谁承担”原则,若卖家无错,根据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消费者需自行承担退货运费,当购买了运费保险,若退货非因商品质量问题引起,则由保险公司负责退货运费。

海淘用途可以帮亲友购买吗

代购不属于违法犯罪。“代购”不等于“违法”,需要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国回来买点东西,可以不缴税,享受一定实惠,代购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围内做,比如一些代购网站,对国内稀缺商品进行国外采购,而后快递给客户,他们会在最终价格上计入税款,或者客户签收时补缴税款,这也没有问题。

近年来,随着跨国网络代购的迅速崛起,海淘在中国也日益流行,尤其是自2008年三鹿奶粉危机后,中国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促使了大量消费者转向海外购买,最初,以奶粉为主要目标,妈妈们不惜远赴海外或通过亲友代购,后来逐渐扩展到服装、化妆品、玩具甚至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

国家出台电商法律颁布时间

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该法在诸多方面对社会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未来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20多年的增长之后,电商迎来了有法可依、全面法治的时代,告别野蛮生长,逐渐走向成熟,它向电子商务经营者提出了很多合规经营的要求,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电子签名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建设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大量代购是违法的吗

若代购物品的数额或价值较大,并不属于个人自用,则可能构成非法代购,代购国家禁止或限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或者存在不实报关、逃避海关监管、偷逃税款的行为,以及未经海关许可并未缴纳税款擅自销售保税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的,均构成走私违法行为。

如果携带物品数额、价值巨大或非本人自用,则属于非法代购,代购行为本身不违法也不会构成犯罪,但如果你的代购行为涉嫌偷逃税或者你代购的是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口的物品就会违法甚至犯罪。

法律分析:大量代购并不违法也不会构成犯罪,新电商法颁布以来对代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规定,构成违法的是逃避关税的行为,如果大批量的代购且没有交税的,可能会构成走私罪,按照海关的规定,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免税,而如果转售用以赢利,则属商业目的的货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税。

代购不等于犯法,需要把握一定的限度,有两种形式的代购是合法的:一种是本人从国外购买不超过一定价值和数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馈赠亲朋;另一种是专门的代购商家进行代购,但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税的。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