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事业单位旷工处理,解析处罚方式、法律依据及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国樽律所

在事业单位中,职工的旷工行为不仅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也会对单位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以下是对事业单位职工旷工处理的详细分析:

一、处罚方式

1、扣除全勤奖:全勤奖是对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时出勤的奖励,对于旷工行为,单位有权根据员工手册扣除相应奖金额度。

2、取消先进评选资格:在年度或季度评选先进员工时,如果员工存在旷工记录,单位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其参与评选的资格。

二、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三、解除聘用合同的条件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在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建立起的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案例参考

对于事业单位旷工的处理,可以参考以下案例:

某事业单位员工因家庭原因连续旷工15天,单位根据相关规定,扣除其全勤奖,并取消其年度先进评选资格。

某事业单位员工因个人原因连续旷工30天,单位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解除其聘用合同。

五、处罚措施

1、批评教育:随意旷工是违反劳动纪律的,单位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2、扣工资或扣除年度奖金: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以“严重违反纪律”给予处罚。

3、警告或记过处分:根据第二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4、辞退或开除公职:如果手续不完善,或者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按旷工对待,拒不回原岗位的,按规定予以辞退或者开除公职。

六、兼职管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外兼职的,一般期限为两到三年,在兼职期间,应与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并按协议执行,逾期不归的,应予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不上班怎么处理

公职人员不上班,不仅影响单位形象,也会损害公共利益,以下是对公职人员不上班处理的详细分析:

一、开除公职

1、长期不上班还酗酒闹事:属于情节比较严重,应当开除一切公职。

2、超过假期两周以上:应当开除。

二、反映情况

1、向主管领导反映:向他们的主管领导反映,等主管领导调查不在岗的原因,如果是脱岗领导会处理,有事离开也会给你一个解释。

2、向巡视组举报:公职人员在工作时间内擅离岗位,玩忽职守,消极怠工等可以向巡视组举报。

三、领导责任

1、律师解:公职人员长期不上班领导是有一定责任的,公职人员的上级领导应该严格管理自己的下级员工;员工不上班是个人原因,领导一般是不需要负责的,但是如果是由于领导的管理导致员工不上班的,领导是需要负责的。

事业单位一员工无故旷工3天单位应该如何处罚他

在事业单位中,员工无故旷工3天,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考勤制度

1、建立考勤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都正常地建立考勤制度,有事必须请假,不得无缘无故不上班。

2、连续旷工超过15日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日:单位就完全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单方面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但必须经过当地人社部门的批准。

二、处罚措施

1、扣除全勤奖:全勤奖通常作为对员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时出勤的奖励,对于旷工行为,单位有权根据员工手册扣除相应奖金额度。

2、取消先进评选资格:在年度或季度评选先进员工时,如果员工存在旷工记录,单位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其参与评选的资格。

三、解除聘用合同

1、劳动者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赔偿。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脱岗如何追责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脱岗,不仅影响单位形象,也会损害公共利益,以下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脱岗追责的详细分析:

一、管理“盲区”

1、个别人员游离于组织监管之外:如:某镇1名事业编制人员被下派到社区工作,实际此人长期不参加社区考勤且基本不在岗,但该镇一直为其发放工资及奖金福利。

2、对“吃空饷”人员放任不管:有的单位对“吃空饷”人员放任不管,既不严格按照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措施,又不如实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人员脱岗情况。

二、追责依据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脱岗可以是旷工,也可以是迟到或者早退,还有是工作时间离岗,这些行为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追责。

2、解除聘用合同:如果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三、处罚措施

1、警告、记过、记大过:上班时擅自脱岗等各单位或企业都有规章制度名文规定。

2、开除:严重的可以开除。

四、法律适用

1、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般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实行聘用制的人员部分适用。

2、《劳动合同法》附则: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故旷工的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故旷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旷工认定

1、手续不完善或未履行请假手续:按旷工对待。

2、拒不回原岗位:按规定予以辞退或者开除公职。

二、解除聘用合同

1、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3、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三、处罚措施

1、批评教育:随意旷工是违反劳动纪律的。

2、扣工资或扣除年度奖金: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以“严重违反纪律”给予处罚。

3、警告或记过处分:根据第二十九条规定,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4、辞退或开除公职:如果手续不完善,或者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按旷工对待,拒不回原岗位的,按规定予以辞退或者开除公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旷工处理办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旷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处理依据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就可以开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处罚措施

1、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2、如果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过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事业单位有权对其进行除名处理。

三、解除聘用合同

1、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关于旷工的认定标准

事业单位关于旷工的认定标准如下:

一、旷工认定

1、无正当理由:说明你受到了不可抗拒因素,而事先不请假、不调休就不到企业上班的行为,一般满一天就算旷工,有的企业半天就算了,依据的是企业内部管理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连续旷工15天就可除名。

2、连续旷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未请假或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连续多个工作日未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

二、解除聘用合同

1、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三、法律依据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就可以开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