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却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严惩此类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法规对其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程序。
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形式。
1.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3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等,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2. 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法生产造成他人人身损害,需依法进行赔偿,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受害人或其家属有权要求生产单位进行赔偿。
3.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因违规生产造成重大事故,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话,会被判处三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二、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对于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了以下行政处罚措施:
1、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
2、吊销有关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或者岗位证书;
3、3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3万元以上。
这些行政处罚措施的实施,应当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程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简易程序
在监督检查中,若发现被检查单位或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有法定依据,但情节较为简单,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时,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允许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简化了执法程序。
2. 一般程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中,除依照简易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外,发现生产经验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立案调查。
3.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一)立案:安监部门及其执法机构在进行执法检查和对群众举报、其他行政机关移送、上级安监部门交办以及其他渠道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事项,应当进行认真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依据职责予以立案调查。
(二)调查取证:对立案调查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监部门及其执法机构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取证。
(三)行政处罚决定:安监部门及其执法机构根据调查取证情况,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4. 法律分析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流程的规定是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被检查单位或有关人员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有法定依据,但情节较简单,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按照简易程序实施,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四、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1. 民事责任
违法生产导致他人人身损害,需依法进行赔偿,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受害人或其家属有权要求生产单位进行赔偿。
2. 行政责任
未遵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将面临行政处罚,如降级或撤职。
3. 刑事责任
违规生产引发重大事故,将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恶劣的话,会被判处三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五、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什么或者导致重大事故
1. 事故类型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按照事故原因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
2. 事故等级
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事故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重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法律责任
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我国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程序,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对于任何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应依法予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