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揭秘猪饲料非法添加,违禁药物、注水注胶,食品安全警示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国樽律所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贩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增加猪的体重,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一种常见的手段就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药物,以此来抑制猪的运动,加速其育肥过程,或者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使用这些药物,以减轻动物的应激性,降低死亡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法手段和药物:

1、氯丙嗪的滥用:氯丙嗪是一种吩噻嗪类药物,主要用于临床上的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常用于镇吐、镇静催眠以及抗晕眩、晕动症等,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在饲料中违规添加氯丙嗪,这种药物能够抑制猪的运动,使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重,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使用氯丙嗪可以减轻动物的应激反应,降低死亡率。

2、水分限量与标准:畜禽标准规定了猪、牛、羊、鸡肉的水分限量,这些标准不仅包括了畜禽的水分含量指标,还涵盖了检测方法,不法商贩为了增加肉品的重量,往往会突破这些标准,给猪等动物灌水。

3、注胶肉的加工:注胶肉是将卡拉胶、黄原胶、琼脂等食用胶与水混合后注入畜禽体内,然后利用胶的凝固性将水分“锁”住,从而大幅提高畜禽肉的重量,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4、双氧水的滥用: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正常情况下,食品级双氧水可以用于食品加工的助剂,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不法商贩通常使用的是工业双氧水来浸泡猪蹄,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甚至可能致命。

5、注水肉的识别: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利益,会对家禽兽进行注水,注水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在宰杀前通过食道灌水,宰杀后通过动脉管注水,甚至在销售前直接用针头对肌肉内注水,注水肉不仅是一种劣质产品,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双氧水泡猪蹄的安全性分析

1、食品级双氧水的合法使用:食品级双氧水在规定剂量下使用是合法的,根据2007年的国家标准,双氧水被允许作为食品加工的助剂,不法商贩通常使用的是工业双氧水,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

2、双氧水对健康的危害:双氧水泡过的猪蹄,颜色发白,猪肉毫无弹性,无论怎么清洗,都会有残留,食用双氧水泡过的食物,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食道胃黏膜造成损伤。

3、火碱泡猪蹄的风险:火碱(氢氧化钠)属于加工助剂,不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火碱泡过的猪蹄,为了漂白和增重,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4、化学处理猪蹄的潜在风险:长期食用这类化学处理的猪蹄可能致癌,并会降低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专家警告,消费者应警惕这类产品。

如何分辨注胶猪肉

1、观察猪肉颜色:注胶猪肉因水分过高,颜色会变得苍白或灰红,甚至有些发黄。

2、触摸猪肉:注胶猪肉由于水分过多,手感显得松软,不像真猪肉那样坚实。

3、按压猪肉:用手轻压注胶猪肉,如果发现有水溢出,说明其含水量高。

4、水分含量测定法:通过干燥箱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等方法测定水分含量,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判定。

5、观察猪肉的气味:注胶肉触摸时有黏性,按压时比正常的肉硬,柔软度不够;颜色与正常的肉相比肉色较深,甚至呈紫红色;气味方面,仔细分辨可以闻到区别于正常肉的异味。

6、观察猪肉的切面:注胶肉切面光滑,有胶感特质。

7、烹饪测试:注胶肉下锅煎炒时砰油、粘锅,注水肉不宜炒烂,嚼不动,口感差,没有猪肉的自然香味。

猪肉水分超标销售的责任与后果

1、猪肉水分含量标准:根据《GB183942020》标准,猪肉水分含量应小于75%,其他肉类也有相应的水分含量标准。

2、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肉类犯法: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是违法行为,可能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3、责任与处罚:对于销售猪肉水分超标的行为,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4、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水分超标的猪肉,维护自身权益。

不法商贩在利益驱使下采取的各种手段,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肉类产品,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