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动合同法解析,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全解析及法律风险防范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国樽律所

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解析

在劳动法体系中,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自己带来了法律风险,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不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相关问题。

1、双倍工资赔偿的适用范围及期限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这种赔偿的期限最长可达11个月,这意味着,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后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其需要支付的双倍工资赔偿期限最多为11个月。

2、双倍工资赔偿的计算方法

双倍工资赔偿的计算是以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平均月工资数额为基础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工资标准,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在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期间,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工资标准,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

3、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在支付双倍工资赔偿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这是为了确保双方的权利义务得到明确,避免因合同缺失而引发的纠纷。

4、双倍工资赔偿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金额解析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的赔偿金额主要包括经济补偿金和双倍工资赔偿。

1、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双倍工资赔偿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后超过一个月未能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双倍赔偿,如果用人单位在员工开始工作的一个月内未能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从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内获得双倍工资补偿。

不签合同赔偿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

1、赔偿标准的确定

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计算起止时间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3、计算基数的确定

在确定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时,应当从员工实际获得的月收入中剔除加班费、非正常奖金、福利和风险性收入等,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标准。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合法期限

1、赔偿期限的合法性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如果雇主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能会面临支付员工双倍工资的处罚,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雇主需要支付相当于1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赔偿期限的适用

一般而言,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双倍工资的赔偿最多只能支持11个月,如果超过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将被视为双方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法律主观分析

如果劳动者工作超过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就被辞退的,能获得双倍工资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的赔偿方式

1、赔偿基数的确定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是需要以月平均工资基数来进行赔偿的,具体情况下,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在一个月之内签订合同的,就是需要支付双倍的工资待遇赔偿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2、赔偿计算方式

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是月平均工资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月数乘二,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企业雇佣任何员工,都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否则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3、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若要进行双倍工资的赔偿,应按照员工实际工作的平均月工资数额进行计算,并且将这个数额乘以2,通常情况下,自员工开始工作的次日起,至满一个月为止,是计算双倍工资的时间段,这也提示了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