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刑法自首制度解析,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异同及适用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自首作为一种宽大处理的制度,旨在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者在条件、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般自首的条件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其成立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自动投案: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出于悔罪心理,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表示愿意接受法律的审判,这里的“自动投案”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亲友规劝、陪同投案;仅因形迹可疑,稍加盘查,就如实交待的;以及虽未受到司法机关的追捕,但主动投案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若自动投案后逃跑的,不认为是自首;逃跑后又跑回来的,则视为自首。

2、如实供述所犯罪行:犯罪分子在投案后,应当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这里的“如实供述”是指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不隐瞒、不歪曲、不夸大,真实地反映出来。

特别自首的条件

特别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其成立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适用对象:特别自首适用于犯有对公司和企业人员行贿罪、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的特定犯罪人。

2、主动供述:犯罪分子在被追诉前,主动供述其尚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3、特定罪行: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特定罪行。

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一般自首适用于所有犯罪人,而特别自首仅适用于犯有特定罪行的犯罪人。

2、适用条件不同:一般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特别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3、法律地位不同:一般自首是刑法总则中的规定,而特别自首是刑法分则中的规定。

4、效力范围不同:一般自首的效力范围较广,而特别自首的效力范围较窄。

5、法律分析: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对象、适用条件、法律地位和效力范围等方面。

自首的成立条件

1、犯罪后自动投案: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表示愿意接受法律的审判。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3、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

4、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鼓励犯罪分子悔过自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了解两者的条件和区别,有助于更好地适用自首制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