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动合同法解析,未签合同赔偿金计算、标准及法律后果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中,劳动合同的签订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现实中仍存在一些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详细解析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方式、赔偿标准以及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后一个月内未能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需要从第二个月起,每月支付相当于劳动者正常工资的两倍作为赔偿金。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1、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即使未签订合同,用人单位仍需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一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了劳动者在失业、生病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

2、经济补偿金支付:如终止或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失业损失赔偿:如果因用人单位行为导致员工失业,可能需赔偿失业损失,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防止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使劳动者陷入生活困境。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1、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赔偿,具体而言,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后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时间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应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以下的,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劳动者的赔偿

1、补发双倍工资:若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且将员工解雇,应自员工入职满一个月起,补发双倍工资至11个月。

2、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被单位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辞退,这属于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3、赔偿金标准: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将其辞退,需向员工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赔偿,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无权辞退员工,这种辞退行为属于违法。

三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

1、补缴社保: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

2、支付双倍工资:工作三年,没有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最多11个月的工资赔偿。

3、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三年内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则视为双方已默认建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维权途径

1、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以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2、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其对用人单位进行查处。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在我国法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用人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