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详解法定节假日三薪制度,权益保障与计算方式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法定节假日三薪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劳动保障政策,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特殊节假日期间工作的权益,以下是对这一制度的详细解析,包括法律依据、具体放假安排以及计算方式等。

法律依据与政策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日加班加点,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而在法定节假日,劳动者应当获得三倍工资的报酬,这一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权和获得报酬权的重视。

法定节假日三薪日的具体安排

2.1 节假日三薪日的总天数

2025年,我国法定节假日三薪日的总天数为11天,这些节日包括:

元旦:1天

春节:3天

清明节:1天

劳动节:1天

端午节:1天

中秋节:1天

国庆节:3天

2.2 各个节日的具体放假安排

元旦:1月1日放假,三薪日。

春节: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三放假,共3天,三薪日。

清明节:4月5日放假,三薪日。

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三薪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放假,三薪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放假,三薪日。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3日放假,共3天,三薪日。

三薪工资的计算方式

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按照三倍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日工资:日工资 = 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275天)

小时工资:小时工资 = 日工资 ÷ 8小时

法定节假日三薪的意义

法定节假日三薪制度的实施,不仅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尊重,这种补偿机制有助于激励员工在节假日期间保持高效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注意事项

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员工,用人单位必须支付三倍工资,不能以调休或换休来替代。

在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时,不能将正常工资抵消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三薪制度是我国劳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遵守这一制度,有助于保障劳动者在节假日期间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规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这一制度能够不断完善,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让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都能在节假日期间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