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樽国际/国际税法/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22年户籍改革新篇章,全面取消限制,迈向城乡融合发展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国樽律所

2021年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里程碑

在2022年4月13日,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户籍全面取消限制,这一变革源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解决住房问题、加快都市圈建立发展等关键任务,这些举措不仅与楼市和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更是城乡两元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信号。

户籍制度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北京率先取消了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一举措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也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中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规定。

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背景复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实施现代户籍制度显得尤为必要,考虑到中国特有的国情,当农业人口比重降至20%,即城市化水平达到80%时,取消传统户籍制度或许成为可能,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预计1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0%,2021年左右取消户籍制度并非遥不可及。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称为居民户口,这一变化意味着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化待遇将在合理范围内逐步消除,农村户口的取消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过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与农村户口存在显著区别,这种差异在新的户籍制度下将得到有效缓解。

户籍制度的取消与城市落户限制的放宽密切相关,2022年4月13日的政策调整,不仅放开了城市落户限制,还提到了解决住房问题、加快都市圈建立发展等任务,这些都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相一致。

户籍制度废除的考量与影响

户籍制度的废除可以避免东西部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从长远来看,如果立即改变现有户籍制度,可能会在若干年后导致东部地区人口极度膨胀,而西部落后地区则会更加落后。

户籍制度起源于1958年,它在分配社会资源、福利以及公共配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消户籍政策可能导致城市人口过剩,引发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动荡等后果,城市对大规模人口的接纳也需考虑社会保障服务的承担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从国民平权与政府有效管理的角度来看,现行户籍制度应废除,转而建立以保障国民自由迁徙权为基本原则的居民户籍登记制度,这种制度的操作方案可以是“以房管人”,这里的“房”并非指房产,而是指居住地。

越南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废除了户籍制度,这一举措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越南取消户籍制度旨在打破贫困家庭面临的困境,并促进人口流动和社会公平。

北京取消农业户口的实践与影响

北京市公安局于2021年4月15日发布通知,取消了外省市人员夫妻投靠入农业户口政策,统一按现行非农业落户政策办理,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外省市人员符合夫妻投靠进京落户政策后,一律登记为非农业户口。

尽管取消了农业户口,但户口本并未更换,依旧保持原有的形式,新版的户口本中,户口性质一栏已不再区分农业或非农业户口,统一称为居民户口,这也意味着,原农业户口居民在法律意义上已成为城镇居民,不再享有农村土地福利。

北京取消农业户口的实践,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中国社会将更加公平、开放,为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户籍制度改革的未来展望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国将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和社会公平。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国社会管理难度和社会保障压力将增加,政府需要找到新的方式来管理和监控人口,同时重新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和标准,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发展目标,包括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的建立,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迎来更加公平、开放和繁荣的未来。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