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2021年是否可以监外执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监外执行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我国监外执行制度的深入解析。
对于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如被判处死缓入狱后,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不少于22年,这表明,我国对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的减刑有着严格的规定。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与暂予监外执行有严格区别,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而暂予监外执行对有期徒刑没有期限限制,且包含无期徒刑的情形。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若符合特定情形,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包括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属于生活不能自理,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者自伤自残,或者不配合治疗的罪犯。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暂未出台新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醉驾能申请监外执行,出现生病的状况,因当时也只能让醉驾的当事人先在医院治疗伤情,如果医疗期终结正好被判处拘役的刑期也结束了,那就按照到期释放处理,否则在医疗终结期满了以后还得继续返回监狱执行剩余的刑期。
2021暂予监外执行的最新规定
2021年,我国暂予监外执行的规定如下:
1、2021年没有取消监外执行,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即必须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
2、醉驾可以监外执行的最新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3、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最新规定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犯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监外执行的条件如下: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5、暂予监外执行是一种暂时采取不予关押的变通执行方法,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5条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情形之一,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6、针对2021年的醉驾情况是否能实施监外执行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监外执行,指罪犯在本应监禁的情况下,因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而采取的变通执行方式。
2021年三类罪犯减刑新规定
2021年,我国对三类罪犯的减刑作出以下新规定:
1、法律分析:三类罪主要包括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涉黑犯罪,国家对这三类罪犯有严格规定,但并不是说不能减刑,是需要根据具体规定来判定。
2、三类犯罪申请减刑的条件是在服刑期间认真的接受教育改造,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来讲,减刑后实际服刑的时间不能少于1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服刑的时间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一般都是由监狱先提出减刑建议的。
3、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判死缓入狱后,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不少于22年。
醉驾判处拘役可以监外执行吗
对于醉驾判处拘役的情况,以下是对其是否可以监外执行的解析:
1、是可以的,醉驾被判拘役一个月,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可以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条件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醉驾可以判缓刑和监外执行,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判缓刑: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犯罪情节较轻;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醉驾能申请监外执行,出现生病的状况,因当时也只能让醉驾的当事人先在医院治疗伤情,如果医疗期终结正好被判处拘役的刑期也结束了,那就按照到期释放处理,否则在医疗终结期满了以后还得继续返回监狱执行剩余的刑期。
4、对判处拘役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予以监外执行的条件如下: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2021年保外就医具体条款是什么重疾范围都是哪些
2021年,我国保外就医的具体条款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2、重疾范围包括: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合并靶器官受损等。
3、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4、保外就医的具体条件包括: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5、对于因刑事犯罪而中止保险责任的条款,服刑人员买保险的可能性较小,在办理保外就医时,需考虑保险公司的态度。
监外执行移交社区
监外执行移交社区的具体规定如下:
1、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2、社区矫正的管理归属:矫正对象的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司法所负责任。
3、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一般在办理监外执行时就要核实其居住地,如果需要变更居住地的,应当向司法所提前申请并按规定程序申批。
4、由看守所或者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自收到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移送社区矫正机构。
5、监外执行活动范围规定的社区、或者工作单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对监外执行采取的是社区矫正,并由居住地的派出所实施监督行为,必须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合法的民事活动,一般是不可以离开监外执行地的。
6、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在外地打工需提前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经批准变更居住地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给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2021年判缓刑新政策是什么
2021年,我国对判缓刑的新政策如下:
1、2021年刑法对判处缓刑有明确的规定,针对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风险,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此规定同时适用于不满十八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及已满七十五岁的人。
2、2021年判缓刑新政策为:人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裁定后,应当在七日以内送达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
3、2021年判缓刑新政策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根据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判缓刑新政策是:缓刑的标准为:是否符合犯罪情节较轻,并且犯罪人表现了悔罪的态度,有关部门判定犯罪人没有再进行犯罪的风险,宣告对犯罪人缓刑不会所居住社区产生不良影响等,以上四个条件;并且对于未成年人、孕妇、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龄人,会被判缓刑。
5、缓刑制度是允许对被判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刑罚的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四条件的,可宣告缓刑,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风险、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未成年、怀孕的妇女及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应予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