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严打职务侵占,我国法律演进与防范策略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08 作者:国樽律所

自2008年起,我国便已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对职务侵占这一舞弊行为的防范,当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这两部规范强调了反舞弊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职务侵占的防范,刑法第271条对职务侵占罪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在2020年进行了修正,对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和罚金进行了调整,这一系列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职务侵占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一些知名职务侵占案件的审理,如宋喆、修雨乐等,为理解职务侵占罪提供了实证依据,这些案件的审理,不仅揭示了职务侵占罪的危害性,也体现了我国在打击职务侵占罪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职务侵占罪的界定与量刑标准

1.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企业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

2.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数额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6万元,即涉嫌职务侵占罪量刑起点金额是6万元。

职务侵占罪案例分析

1. 快递公司员工侵占公司财物案

某快递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为己有公司财物,经调查,其侵占金额达10万元,法院依法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该员工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

2. 货运驾驶员在运输途中窃取货物案

某货运驾驶员在运输途中,利用职务便利窃取货物,经调查,其窃取金额达20万元,法院依法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该驾驶员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3. 顺丰员工杨某案

顺丰员工杨某非法占有公司财物1999元,未达到职务侵占罪的定罪起点,故依法不以犯罪论处。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1. 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财产的所有权,行为人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2. 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财产的使用权,行为人将资金挪用,但未占为己有。

3. 区别关键

财物归属是区分受贿与职务侵占的关键,顺丰员工杨某的1999元未构成职务侵占,而张守刚因侵占公司财产而定罪。

职务侵占罪的预防与应对

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职务侵占行为的发生。

2. 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使员工明白职务侵占的危害性。

3. 建立举报机制

鼓励员工举报职务侵占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举报人给予保密,并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倡导诚信、廉洁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自觉抵制职务侵占行为。

职务侵占罪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罪名,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案例分析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 返回列表